丙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丙肝病毒研究获诺奖,委员会怎么选的澎湃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yyhj/260665/
                            

原创郭晓强返朴

病毒性疾病仍是一大顽疾,科学家仍需加倍努力。

撰文

郭晓强

10月5日,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尘埃落定,三位在人类丙型肝炎病毒(HCV)发现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奥尔特(HarveyJamesAlter)、霍顿(MichaelHoughton)和莱斯(CharlesM.Rice)平均分享了这一荣誉(每人1/3)。每年的诺奖颁奖总会引起讨论纷纷,大家议论最多的话题恐怕就是“为什么XXX没有获奖”,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丙肝病毒HCV发现值得诺奖吗?

奖项宣布后,有关HCV是否值得获奖存在不同看法,有些人觉得档次不够,有些则认为实至名归。笔者个人的观点是:获奖毫无疑问,单独给HCV有点“过”。

这一判断主要基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颁奖历史。我们从最近三次给予病毒发现的诺贝尔奖来看:

年,授予艾滋病毒HIV和人乳头瘤病毒HPV;

年,授予朊病毒Prion;

年,授予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一种神奇病毒;

年和年授奖给病毒领域研究是从实用性出发,均颁给了两种病毒的发现,二者的研究价值都是为相应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消除做出卓越贡献;年有点例外,因为它更看重科学价值,那就是发现了一种新型感染机制(朊病毒仅由蛋白质构成,其他传统病毒都含有核酸)。

从这个角度看,HCV的发现价值更符合年和年的模式,因此如能与另外一种病毒发现者分享可能更为合适。遗憾的是,目前除HCV研究,尚没有另外一种能达到诺奖标准的病毒研究了,故此最终只能选择HCV研究领域单独授奖。笔者个人推测,诺奖委员会可能也有些许纠结,但恰巧今年碰上新冠疫情,就顺便授予了HCV,用于传递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病毒性疾病仍是一大顽疾,科学家仍需加倍努力(如果贡献足够大也是可获诺贝尔奖的,例如成功开发广谱抗病毒药物或新型药物,或作出影响比较大的新发传染病研究等)。

奥尔特的“遗憾”

奥尔特是HCV发现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科学家。通过敏锐的洞察力,他发现了肝炎输血传播的新传染源,为HCV领域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遗憾的是,他未能亲自完成HCV病毒的鉴定。

奥尔特是一位内科医生,毕业后进入血库工作,幸运地认识了布伦博格(BaruchSamuelBlumberg)——乙肝病毒HBV的发现者,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并加入其研究团队,在澳大利亚抗原鉴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经历也使奥尔特熟悉并爱上了病毒学。20世纪70年代,美国血库加入了乙肝病毒检测,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肝炎的输血传播,可是仍有很大比例的血样能传播肝炎;又对这些血样进行甲肝病毒检测,排除后仍无法消除传染。基于这一观察,奥尔特于年提出应该还存在一种新型肝炎,称为非甲非乙肝炎[1]。之所以没有直接命名丙型肝炎,是因为无法提供新病毒存在的证据。

为抑制这种新型肝炎传播,奥尔特需要从两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从源头杜绝不干净的血液,也就是要严格检查供血者的肝功能,尽可能排除肝炎患者。这么做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许多病毒携带者的肝功能尚未出现异常。另一方面,需要像杜绝甲肝和乙肝一样,开发检测试剂盒。要完成这个目标,就需要鉴定出导致这种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新型病毒。

奥尔特在鉴定新型肝炎病毒方面付出了巨大心血,历时十余年。他制备了高纯度的新型肝炎患者血清,尝试了当时已知的所有血清学方法(借鉴乙肝发现经验),甚至还动用了刚刚出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但都无法取得突破。直到年,奥尔特几乎心灰意冷。长期的挫败感还激发了他的诗兴大发,作了一首打油诗ICantSeetheForestfortheHBsAgs来抒发郁闷之情。诗里说,这种新病毒“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求上天的“肝神”发发慈悲,再不搞定“我就要失业了”。

幸运的是,不久,奥尔特接到了来自霍顿小组的喜讯,说他们即将完成这种新病毒的鉴定工作。奥尔特后来再次赋诗一首There’sNoSenseChironOverSpiltMilk。他认为自己可能会因为未能亲自鉴定出HCV而错过诺贝尔奖,但还是为自己开启了一个新病毒领域而感到自豪[2]。

AsforChironIholdnoresentment

inthetestssupportofmyclaims,I’llfindmycontentment.

For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