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姑娘说,自己的男友体检查出乙肝,第一时间告诉了她,医院诊断书,是“乙肝病*携带者”。姑娘很担心自己被传染,也担心自己已经被传染了……
来源:新浪健康
小编想说,姑娘,你不是一个人,很多人对于肝炎都有种莫名的恐惧,可以说是闻之色变,社会上甚至有一种“乙肝歧视”现象,使一亿多人被排除在社会的边缘,人格和生存权利无法得到保障,这主要源于大家对肝炎认识不足甚至存在误区。
误区1:只要接触肝炎病人就会被传染
肝炎有病*性及非病*性,目前已确认的病*性肝炎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肝炎五种。甲型及戊型肝炎是通过消化道传播,而乙型、丙型及丁型肝炎通过母婴垂直、血液、体液、注射及性接触等传播。对于乙型、丙型及丁型肝炎,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共同用餐、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播。这也是卫生部出台关于入职入学体检时不再查乙肝相关指标的依据。而非病*性肝炎如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没有传染性。因此不是一接触肝炎病人就会被传染的。
误区2:慢性乙型肝炎“小三阳”好而“大三阳”不好
所谓大三阳是乙肝五项中HBsAg、HBeAg及抗HBc三项阳性;小三阳指乙肝五项中HBsAg、抗HBe及抗HBc三项阳性(区别在于HBeAg与抗HBe何者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情轻重要看肝功能等指标的好坏;传染性大小要看血中病*载量。在抗病*治疗中在HBVDNA检测不到后,如果伴随大三阳变成小三阳,提示病*在被清除中,但如果HBVDNA仍然阳性,即使已变成小三阳也还是有病*活动。因此,要依不同的时间、背景辩证地看待大三阳和小三阳。
误区3:
如果保肝能使肝功正常,就没必要抗病*治疗
乙肝病*、丙肝病*是造成肝炎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保肝治疗是病*性肝炎的一种对症治疗,转氨酶降至正常也并不等于慢性肝炎治愈,病*仍然潜伏于肝细胞内,随时可能引起再次转氨酶升高。因此,抗病*治疗才是各种治疗的最重要的治疗,只有把病*长期抑制,才能避免病*继续破坏肝脏,这才是治疗的根本。另外乙肝的抗病*治疗较艰难,千万不能迷信“江湖游医”和一些虚假广告所谓的保证“澳抗转阴”之类的话而延误治疗。
误区4:既然不能彻底清除乙肝病*,就不要抗病*治疗
由于乙肝病*复制的特点,很难被目前的抗病*药彻底清除,但可以长期抑制,只要病*被抑制,就不会对肝脏造成破坏,患者的病情就能稳定,这样患者就可以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这就是我们治疗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因此即使不能清除,有效的抑制病*也是有益的,必要的。
误区5:乙肝抗病*治疗不能停药是产生了依赖性
乙肝抗病*治疗是长期的,但这并非是对药物的依赖,而是我们为了保持已获得的疗效而不停药。如果治疗无效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的,而不会出现任何戒断症状。这和一些*品的依赖性是完全不同的。
误区6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没医院检查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见到首次就诊即为肝硬化或者肝癌的患者,通过追问病史发现这些患者既往知道自己是HBsAg携带者,平时因“工作忙”、“没有什么异常感觉”不就医,但一旦有不适常常就是疾病晚期,十分可惜。由于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经常是在静悄悄地引起肝细胞损害、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癌。因此一旦发现有乙肝或丙肝病*感染,就要与医生建立良好的联系,医院检查肝功及病*学等各项指标,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治疗。
误区7乙肝携带者怕遗传给孩子,放弃生育
慢性乙肝是传染性疾病而非遗传性疾病。不是所有乙肝携带者生的孩子都一定会得乙肝。目前我们有很好的母婴阻断的方案,可以使90%以上的乙肝携带者生出健康的宝宝。但千万记住一定要去妇产科及肝病专科咨询就诊,实施母婴阻断策略。
欢迎投稿至小编邮箱:yjy
medtap.cn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易加医APP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