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肿瘤标志物正常,半年后确诊肠癌晚期,到底 [复制链接]

1#

常规体检和癌症筛查不是一回事,常规体检尽管有时候会有意外的发现,可能查出肿瘤,但多数情况下并不准确。

肿瘤标志物也不可靠,有的人可能因为查出某个指标明显升高,进一步检查后发现了癌症,但这种概率很小。

没有针对性地查肿瘤标志物,“坏处”可能更多:如果肿瘤标志物升高一点,会让人陷入焦虑纠结中;如果结果正常,很多人会以为没得肿瘤,反而可能误事。

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更有意义,可以通过动态监测进行分析判断。另外,癌症高危人群建议定期做检查,比如肺癌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

潘战和丨医院肿瘤科

最近一则报道估计很多人看过,杭州42岁的王先生,不久前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让王先生懊恼的是,仅仅半年前,他的体检状况一切正常,特别是肿瘤标志物没有一项异常。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体检还有用吗?肿瘤标志物还有没有必要做?

体检正常为什么还会得癌症?

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你每天都跑步,可还是没有获得跑步方面的世界冠*?

答案很简单,因为日常的跑步只是为了常规锻炼,不是冲着比赛得冠*去的,要是冲着冠*,就不是简单随性地跑,得有针对性的计划和专业的指导。

体检的道理也一样。你确实年年体检,但这个体检和查癌不是一回事,你不是冲着查癌去的,做的体检也不是防癌体检(肿瘤筛查),当然有很大的可能漏查肿瘤。

我们通常所说的体检一般是指“健康体检”,比如单位组织的年度体检,入职或入学体检等。健康体检,主要是了解受检者的一般健康状况和脏器功能,比如测量身高体重、测听力视力、抽血查乙肝丙肝、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这种常规体检尽管会有意外的发现,可能能查出肿瘤,但多数情况下,查不出什么肿瘤。

有的人说,我有查肿瘤方面的指标,抽了很多血,那不是专查肿瘤的吗?

确实,现在的体检有时也会查一两项血清肿瘤标志物(通常是癌胚抗原CEA),有的还流行查一整套肿瘤标志物,美其名为“查癌套餐”。

尽管有时也会有意外的收获,比如有的人因为查出某个指标明显升高,进一步检查后发现了癌症,但这种概率很小,肿瘤标志物本身并不可靠。

相反,如果没有针对性地查肿瘤标志物,“坏处”可能更多:

如果结果显示肿瘤标志物升高一点,有的人会背上思想负担,陷入焦虑纠结中,尽管做了其他检查没有发现肿瘤,还是解除不了焦虑。如果结果正常,很多人就以为没得肿瘤,可以高枕无忧,反而可能因此误事。

总之,不要把常规健康体检和肿瘤筛查混淆,也不要以为体检是万能的,做了体检,结果正常就认为肯定没得病。

肿瘤标志物到底还有没有必要做?

对于肿瘤标志物,大家需要有一个理性客观的认识,以下几点供参考:

1、肿瘤标志物确实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示某些肿瘤的存在,但你不能因此就想当然认为查肿瘤标志物可以筛查肿瘤,尽管某些肿瘤的筛查推荐中也包括标志物(比如肝癌筛查措施中有AFP,前列腺癌筛查中有PSA)。想通过抽血查一套肿瘤标志物来筛查肿瘤,在目前阶段是不可行的,也是不推荐的。

2、肿瘤标志物有时候可作为某些肿瘤的协诊依据之一,但也只是参考。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表示得了癌症,而已经确诊癌症的人,肿瘤标志物却完全有可能是正常的。想要筛查肿瘤,建议找相关专科医生,根据年龄、性别、职业、家族史、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进行综合评估后,有针对性进行个体化的筛查体检安排。

3、肿瘤标志物尽管有“肿瘤”二字,也确实可能跟肿瘤有关,但它并不是肿瘤所特有,不只是恶性肿瘤(癌症)会升高,良性肿瘤或其他良性疾病也可能会导致它升高。而且,肿瘤标志物有多种,同一种肿瘤可能不止一种标志物,同一种标志物也可能会出现在不同的肿瘤中,因此,对于肿瘤标志物的异常,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4、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趋势可能更有意义,也就是说,除非是明显异常升高,否则仅凭一次检测结果升高,说明不了什么太多问题,通过动态监测有助于分析判断。如果持续进行性升高,则要高度重视,进一步通过其他相关检查来弄清楚;如果一直保持较低水平的稳定状况,则可以继续动态监测,定期复查。

5、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化验本身可能存在一定误差,甚至不能排除偶尔检验出错的可能,必要时要考虑当天或短期内复查。有癌症筛查相关的问题,你也可以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