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被称为健康、美好生活的“粉碎机”。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达与医疗技术的提高,会时常看到这样的新闻↓↓
看完之后,你是否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家里有人得癌,是不是自己也可能会遭?癌症真的会“遗传”?
今天,小康妹儿特别医院胸部肿瘤内科二病区副主任医师李娟医生来为大家科普。
癌症是怎么来的?
医生:绝大多数都是外因导致的
据李娟医生介绍:恶性肿瘤的发生分为内因、外因。
内因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和内分泌因素等,这些因素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外因包括: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高脂饮食等)、环境污染与职业性(如甲醛、氡气、电离辐射等)、自然因素(紫外线的过度照射)、生物因素(乙肝病毒和幽门螺旋杆菌、黄曲霉素等)慢性刺激与创伤(如瘢痕癌等)。
而绝大多数癌症是由外部原因导致的,也会有一小部分、极其罕见的癌症是由机体自身内部因素导致的,这种遗传能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或许也会发生下一代再传下一代。“如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就以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
李娟医生说:这种遗传性肿瘤十分少见,而常见的恶性肿瘤如肺癌、肝癌、胃癌等多是由外因,而不是遗传因素导致的。
这种癌症的确会“遗传”
但遗传的是癌症“易感性”
前段时间,小康妹儿在采访中遇到了这样一个案例:
一名中年女性,在她的妈妈和姨妈确诊了乳腺癌之后,她也慌了……医院找到医生,想要把自己的乳房切除。原因是看到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为了防止乳腺癌的发生,预防性切除乳房,因此她也想切除。
目前研究发现最常见的乳腺癌易感基因是BRCA1和BRCA2,影星朱莉的母亲就是BRCA1基因发生了突变,并且“遗传”给了朱莉。
朱莉为了防止乳腺癌发生,做了乳腺预防性切除。
如上文所述,从科学和专业角度来说,癌症本身遗传的概率是很小的、很罕见的,而BRCA基因,其实是属于癌症遗传“易感性”。
癌症遗传“易感性”是指本身遗传物质上有一些特殊的改变,它会导致人体对肿瘤发生的敏感性更高一些。
比如大家都暴露于相同的外部因素下,有些人发生肿瘤的概率就会更高一些,有些就会更低一些,BRCA1和BRCA2的胚系突变就是家族性乳腺癌的遗传易感因素,BRCA1胚系突变的携带者还更容易患卵巢癌。
癌症遗传“易感性”与遗传有一定关系,而这在癌症中也并不是最主要的致癌因素。
“因此,当我们看到一个家族或者家庭里有几个癌症患者出现时,更多的是聚集,并不一定是‘易感’和‘遗传’造成的。”李娟医生说道。
一人得癌,牵连他人?
为啥有的癌症愿意打堆堆?
案例1
夫妻双双患胃癌女儿风险也很高
李先生因医院就医,没曾想被确诊为胃癌。
李先生想到自己爱人也常有胃部不适,就急忙也帮她安排了检查,没想到也查出了胃癌……
后来医院检查,虽然女儿没有患癌,医院提醒,检查结果显示两个女儿幽门螺旋杆菌超标将近10倍,若是不及时治疗,癌变的风险也很高。
案例2
仅半年时间,两兄妹接连确诊肝癌
去年11月,67岁的李医院看诊,结果被诊断为巨块型肝癌。
不幸的是,今年5月,李女士的哥哥被查出肝癌晚期。
仅仅半年时间,两兄妹接连确诊癌症,这让李女士的家人惶恐不已。
难道癌症会“传染”?
李娟医生表示:首先大家要明白传染病的定义,传染病需具备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染人群三个特征,比如病毒、细菌等才属于传染范畴。
而癌细胞本身是自身细胞基因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所以癌细胞本身不具备传染特性。
当我们看到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族出现几名癌症患者时,有可能是大家共染了同一种病毒(乙肝病毒)或者细菌(幽门螺旋杆菌)以及共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吸烟、喝酒以及在某一区域存在饮食问题,比如四川和河南都是食道癌高发的地区,而这两个区域上的人们,有更习惯食用含有亚硝酸盐成分比较高的食物或者吃东西吃的很烫,很快……
因此,癌症不会传染,但引起癌症的细菌、病毒、“习惯”,会传染!
中国常见癌症的23种致癌因素
要避开!
癌症的遗传并不可怕,如果直系亲属中出现2人以上患同一种癌,则需高度警惕。
除了每年进行的全面体检,必要时可咨询医生进行专项检查。
除此之外,当同一家族中出现多例癌症患者,还可能是因为共同的不良生活习惯。
国家癌症中心、中医院赫捷院士和陈万青教授牵头曾发表在《柳叶刀——全球健康》上的重磅论文,分析的与中国常见癌有相关性的致癌风险因素竟高达23种!其中23个癌症可控危险因素包括:
▼4种行为因素
吸烟、二手烟、饮酒、缺乏锻炼
▼7种饮食因素
摄入不足:水果、蔬菜、膳食纤维、钙
摄入过多:红肉、加工肉类制品、腌菜
▼2种代谢因素
体重超标、糖尿病
▼2种环境因素
PM2.5污染、紫外线辐射
▼8种感染因素
幽门螺旋杆菌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CV)
艾滋病毒(HIV)
EB病毒(EBV)
人乳头瘤病毒(HPV)
华支睾吸虫
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
既然这些致癌风险“可避免”,那究竟该怎么“避免”呢?
保持健康体重、增加运动,别总坐着、多点果蔬,少点红肉、戒烟戒酒、防晒、雾霾出门戴口罩、不在室内吸烟、做饭要用抽油烟机、预防各类感染病菌……
所以想要远离癌症,最重要的是远离癌症的外因。
案例医院
部分内容来源丨健康时报
编辑丨Mkiki
图片来源丨微博截图、rfsoogif网络
监制丨清清
审核丨蓝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