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主题为“肝炎病*的发现和诺贝尔奖”的吉林大学鼎新青年论医院多功能厅举行,本次活动由吉林大学团委主办,医院承办。这是系列论坛的第二十四期。吉林大学校长张希院士出席论坛。论坛由吉大一院院长华树成教授主持。本期论坛的举办背景是年度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发现丙肝病*”的哈维·阿尔特(HarveyJ.Alter)、迈克尔·霍顿(MichaelHoughton)、以及查尔斯·赖斯(CharlesM.Rice)三位科学家。他们的努力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用药物来治愈慢性病,堪称通过基础研究促进人类医学发展、用科学作为武器战胜疾病的典范。论坛的主讲嘉宾、吉大一院牛俊奇教授是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担任吉林省肝病研究所所长,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承担十二五重大专项4项、十一五重大专项3项,计划1项,课题1项,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主持或参与新药临床试验研究项目共计项。共发表SCI科研文章篇,总影响因子;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70篇,影响因子。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牛俊奇教授通过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报告,结合中西研究成果,不仅讲述了HBV、HCV等病*的发现历程,还道出了科学家们几十年间为研发丙肝疫苗、药物等疾病预防和治疗做出的不懈努力,并且总结了首先是资助基础研究的价值、第二个经验是毅力的价值两大经验。同时结合临床大数据,回顾总结了中国HCV感染治疗现状、发现问题以及科研团队的突破性进展,为与会师生展开了一副宏大而又清晰的科学研究、临床治疗和健康需求图景。华树成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传染病作为一种对人类损害最大的自然灾害在历史上起到了巨大的导向作用,也严重阻碍了人类的发展。整个人类发展史也是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今年,从肆虐的新冠到获得诺奖的丙肝,传染病深刻改变着人类历史的进程。传染病也让大众深刻认识到,看起来是个疾病,是个医学问题、生物学问题,但实际上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诺奖的殊荣是对人类战胜传染病信念的鼓舞与自信,更是对莘莘学子巨大的激励。他希望广大师生像获得诺奖的科学家们一样,在求学求知的道路上,不畏艰辛,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实现人生的理想和目标,为人类历史的进步贡献应有的力量。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