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肝癌,不禁想起十年前,著名演员傅彪同样因此疾病去世。实际上,根据世卫组织的报告显示,我国肝癌的发病率为25.7/10万,居全球之首,每年新发和死亡患者约占全球总数的一半。
◆◆◆
什么是肝癌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肿瘤,实际上是包括两大类,一种是原发性的肝癌,一种是继发性的肝癌。原发性的肝癌指的是起源于肝脏本身的肿瘤。继发性肝癌是指其它部位的肿瘤转移到肝癌,比如说结肠癌、肺癌、乳腺癌的肝转移就是继发性的肝癌。原发性肝癌包括三大类,一种是肝细胞性的肝癌;一种是胆管细胞来源的肝癌;还有一部分是其它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在中国,原发性肝癌主要是肝细胞肝癌,所以老百姓所说的肝癌往往指的是来源于肝细胞的原发性肝癌。
◆◆◆
九成肝癌患者有慢性肝病史
肝癌的高危人群包括慢性乙肝、慢性丙肝、无论何种病因引起的肝硬化,上述人群在40岁后应进行定期检查,半年一次。常规的方法包括腹部超声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均是无创伤的检查。一旦发现异常,采用更精确的方法如CT和核磁共振检查,以便明确诊断。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可被发现的肝癌病灶越来越小,最新型的核磁共振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普美显”与传统造影剂相比,可检测出1厘米以下的微小病灶,更有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
很多人在体检时发现肝脏内有结节,就担心是肝癌。其实,多数情况是良性病变,常见的结节是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肝囊肿、局灶性结节样增生等。这些良性病变不会癌变,多数不用特别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避免误诊,例如,把肝癌结节误诊为血管瘤等,因此,对于已发现的肝脏结节,常需要多种方法检查鉴别,特别是核磁共振在鉴别肝癌和良性结节时用处很大。即便是诊断为肝脏良性结节,也需定期随访复查。
◆◆◆
关于肝癌的常见问题
对于普通人而言,患肝癌的可能性有多大?
尽管我国是肝癌发病率世界之首,但是肝癌患者中90%以上都是有长期慢性的肝脏病史,如果没有乙肝、丙肝、肝硬化等肝病,普通人患上肝癌的可能性非常小,不必太过担心。临床研究发现85%~90%的肝癌与乙肝有关。而乙肝、丙肝和甲肝又不一样,比较容易转成慢性肝炎,而肝炎的反复迁延发作,就有可能导致肝硬化,随着时间的迁移又转成肝癌。
关于肝癌,民间有不少判断的说法,包括厌食、厌油腻、烦躁、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这些说法是否可信?
肝作为我们人体主要负责解*、消化和合成功能比较强的一个器官,耐受能力比较强,其实可以称作十分「坚强」的器官,一般不会有典型的症状,而一旦有所表现,证明你的肝确实已经「崩溃」了。一般来讲,肝癌除非肿瘤已经很大了,否则很少有特异性症状。很多传说中的症状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相类似,不能简单的进行判断,还是需要进行仔细检查再下定论。
我们日常在检查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对于普通人而言,建议一般一年做一次体检。但像乙肝、丙肝,还有一部分病*引起的肝硬化患者都是肝癌的高危人群,一般最长半年就要做一次体检。如果检出高度可疑肝癌又没法确诊的,那么最长三个月左右就要做一次影像和化验,医院,做腹部超声和肿瘤标志物的检查。
预防乙肝的最佳办法是什么?肝癌只在中年发病吗?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佳办法,我国从80年代开始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现在发病率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但是要见到显著的成果,估计还要几十年。
另外,肝癌不一定是年纪大的人才会得,临床上也有因为母婴传播而患病的乙肝患者,十几岁的年纪发病,短短几年就发展成肝癌的例子。
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引发肝癌呢?
最常见的是酗酒,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本身可能就会造成肝炎、肝硬化,如果原来就有乙肝、丙肝这种疾病,就很可能会加剧病情。另外,常吃霉变的食物也可能诱发肝癌。
◆◆◆
健康从预防开始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定期做健康体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