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8日是第十一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旨在号召公众积极主动接种肝炎疫苗,主动进行体检了解肝脏健康状况,慢性病*性肝炎患者接受规范的抗病*治疗,全面遏制病*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病*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引起的传染病。肝炎病*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型。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一般预后良好;乙肝和丙肝病程复杂,迁延成慢性后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年实现消除病*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目标,要求病*性肝炎诊断率、治疗率分别达到90%和80%。据统计,我国约有万乙肝病*感染者,丙肝病*感染者有万,包括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在内的病*性肝炎仍是我国报告发病数第一位的乙类传染病1。
那么病*性肝炎是怎么传播的呢?哪些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呢?
病*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甲肝和戊肝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乙肝和丙肝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与乙肝病*同时或在乙肝病*感染的基础上才能感染。
预防病*性肝炎,接种肝炎疫苗是目前的主要手段。目前正在使用的有甲肝疫苗、乙肝疫苗和戊肝疫苗。
●乙肝疫苗
自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常规免疫程序,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需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3针,其中第1针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母婴阻断措施可有效预防乙肝母婴传播
乙肝病*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在妊娠或分娩的过程中,有可能将乙肝病*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感染时年龄越小,转化为慢性病*性肝炎的风险越高,因此开展乙肝母婴阻断的意义重大。
乙肝病*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照乙肝疫苗免疫程序完成后续剂次接种。
除新生儿外,其他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及血液制品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经常接受输血及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职业易发生外伤者、乙肝病*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性行为者、有多个性伴者或注射吸*者等也应该接种乙肝疫苗。
●甲肝疫苗
广东省于年9月起已将甲肝减*活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对18月龄儿童给予免费接种1剂次。
甲肝疫苗包括甲肝灭活疫苗和甲肝减*活疫苗两大类,均可使人体产生免疫记忆,以达到免疫的效果。目前我省甲肝灭活疫苗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可自愿自费进行接种。
对甲肝病*易感者、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集体生活人员等重点人群也应接种甲肝疫苗。
●戊肝疫苗
戊肝疫苗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可自愿自费进行接种。戊肝疫苗需要按照0、1、6月接种三剂次,其他详细内容请查看具体疫苗说明书。
戊肝疫苗适用于16岁及以上易感人群。推荐用于戊肝病*感染的重点高风险人群,如畜牧养殖者、餐饮业人员、学生或部队官兵、育龄期妇女、疫区旅行者等。
防治肝炎,从我做起,积极主动接种肝炎疫苗,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病*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1.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国家卫健委。
统筹:洋漾
撰文:王雯
美编:希希
(部分图片/视频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亮小花,为我们的一线人员加油鼓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