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hl/181211/6706972.html年7月28日是第11个世界肝炎日,今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时不我待”,旨在号召慢性病*性肝炎患者接受规范的抗病*治疗,全面遏制病*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那么,关于病*性肝炎你知道多少呢?
病*性肝炎
由多种肝炎病*引起的传染病肝炎常见的有甲乙丙丁戊这5种。不同病*引发的肝炎,其传播途径和感染后的临床过程不同。
图源于网络
病*性肝炎特点
甲肝:多为急性肝炎,一般预后良好。
乙肝:多为慢性肝炎,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丙肝:起病隐匿,容易被忽视。
丁肝:初期症状隐匿,一旦出现症状比较严重。
戊肝:多为急性肝炎,一般预后良好。
病*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甲肝和戊肝:经消化道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
乙肝和丙肝: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注意:共同吃饭,日常接触不会传染。
例如,输入被病*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的注射器和针头(如注射*品等)、侵入性医疗或美容器具(如文身、穿耳孔等),共用剃须刀和牙刷;与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携带病*的孕产妇可将病*传染给新生儿。
丁肝: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与乙肝病*同时或在乙肝病*感染的基础上才能感染。
病*性肝炎疫苗情况
甲肝:
乙肝:
丙肝:仍在试验阶段,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也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丁肝:乙肝疫苗可以间接预防。
戊肝:
温馨提示
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
母婴阻断措施,可有效预防乙肝母婴传播。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和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
切断传播途径,可有效预防丙肝。
日常工作、生活接触,不传播乙肝和丙肝。
有疑似症状或易感染人群,应主动检查。
病*性肝炎应进行规范化治疗。
看完你是否对病*性肝炎有了一定了解?病*性肝炎属于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影响到全球3.25亿人,病*性乙肝与丙肝又是肝癌的根源,每年导致万人死亡。在中国,感染乙肝或丙肝病*人数接近1亿,全球占比超过10%。
我国80%的肝癌都和乙肝有关
肝炎会增加肝癌风险,乙肝、丙肝等慢性病*性肝炎是导致肝癌的重要原因。统计显示,其中我国肝癌病人中80%以上都有乙肝病史。
对于很多慢性乙肝患者来说,“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的阴影在许多人的心里挥之不去。但临床有一些患者并没有“循规蹈矩”地走完“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这个三步曲就直接悄然无息地演变成肝癌。
肝功能正常≠肝脏正常
在肝癌早期,虽然癌细胞已在生长,但因为肝脏仍可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所以导致很多患者,直到肿瘤长大把肚子撑起来,才发现是「晚期肝癌」,即便在这时,患者的「肝功能」都可能还是正常。
肝癌检测的肿瘤标志物
血清甲胎蛋白(AFP)是目前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肝癌肿瘤标志物,诊断肝癌的敏感度为39%~65%,特异度为76%~94%。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不令人十分满意,尤其在具有小肿块的肝癌早期阶段,80%的患者血清AFP并未见明显升高,在肿块直径<3cm和>3cm的肝癌患者中,AFP的检测敏感度分别为25%和52%。目前国际上,肝癌三联检是早期诊断肝癌常用的血清标志物组合。研究显示,异常凝血酶原(DCP)、AFP及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联合检测可将肝癌的检出率提高到85.9%。
针对性影像检查诊断
发现早期肝癌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微博发文表示:超声造影、增强CT与磁共振成像(MRI)为最重要的「影像检查」方法,用于肝癌的常规诊断。
如果肝脏肿块大于两厘米,那么只要有1个影像学检查呈现典型的“快进快出”的影像学特征就可以确诊;如果肝脏肿块大于1厘米,那么只要有两个影像学检查呈现典型的“快进快出”的影像学特征就可以确诊;对于更小的肿块目前我们可以在磁共振中使用一种肝胆特异性造影剂来加以确诊。
仅需1管血
实现肝癌早期筛查
肝癌的早筛早诊仍是目前世界性难题。基因检测技术作为现有临床检测技术的有效补充,为解决肿瘤早期预警筛查的老问题开辟了新思路,有望与血清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共同构建肝癌早期筛查的“铁三角”。
肝癌早筛的“铁三角”
和瑞基因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肝癌早筛产品“莱思宁”,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准确、无痛、无创的专业基因检测服务。
莱思宁四大核心优势
肝癌早筛产品“莱思宁”,是PreCar项目的落地产品系列之一,已达临床级别,可以提前6-12个月,甚至更早发现极早期微小肝癌。利用莱思宁肿瘤早筛基因检测技术,可在传统血清标志物阴性人群中筛查出半数左右的阳性人群,有效提升临床肝癌筛查准确度。
应用案例
在PreCar研究中,一位57岁男性乙肝伴肝硬化,研究入组后,在历经18个月随访过程中,4次访视甲胎蛋白和B超均未显示有肝癌风险,但和瑞基因肝癌筛查基因检测判断为转癌高风险。随后在第四次访视中,该患者诊断为早期肝癌。
当出现以下信号时
就要引起重视
大多数病*性肝炎患者,早期无明显不适。但如果不予以重视,严重的肝炎活动可导致肝衰竭,引起死亡。反复的肝炎活动,易于进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等。
食欲不振
如果在食欲不振的同时,出现了厌油恶心、腹胀腹泻等症状表现,且有慢性肝病史时,就应高度警惕是肝病恶化的表现。
消瘦乏力
受食欲不振的影响,患者会陷入营养不良状态,特别是在严重缺乏维生素E时,可出现肌肉无力、疲劳、精神不佳等症状表现。同时,癌细胞发展也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营养,有的患者甚至半年消瘦十公斤左右。
疼痛
严重的肝炎、肝癌,都会造成肝区肿大,从而牵扯到肝包膜,患者可出现右上腹部持续或间歇性的钝痛、隐痛与牵拉痛。
凝血障碍
病*性肝炎患者往往不会有凝血障碍,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肝癌则不相同。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下瘀斑、流鼻血、牙龈出血等多个症状表现,且出血往往不容易被止住。
如果已经确诊为肝炎,那么、要注意不劳累,不熬夜,不喝酒,定期复查肝功能、HBVDNA、乙肝两对半、肝脏影像学检查等;甲肝、戊肝患者要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丙肝患者则要尽早开始抗病*治疗。
我们常说,预防是最省钱的治疗方式,警惕肝炎变肝癌,在肝癌面前,每个人都要认真地对待。
参考文献:
《我国80%肝癌由乙肝导致》人民健康网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34(04):-.
《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年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年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微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