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购家电产品 线上PK线下哪个更划算?
如今,"双11"已不再是电商的专属词,稍微留意一下你就会发现,合肥的街头巷尾到处有"双11"的影子;步行街的服装店早已打出"双11,全场X折起"的牌子、饭店也喊起了"双11,单身半价"等等优惠活动的口号,家电商家也不例外百大电器"线下双11 全皖低价"、五星电器"死磕双11"、国美电器"颠覆日"、国生电器"冰洗狂欢节"……
"双11"已不再是电商的专属词
对实体零售企业来说,经过几年的观察与参与也摸索出门道:价低质优是王道。低调的他们今年搞出了大动静,早在1个月前,实体家电连锁巨头五星电器联手国内领先零售企业发起"莲荷行动", 形成合力打造首届中国购物节,目前已吸引了全国125家实体零售商的15000多家门店参与进来。
苏宁宣布,启动第二届O2O购物节。为了吸引消费者到门店体验,苏宁会做大量接地气的互动。苏宁将在近1600家门店通过二维码墙、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展示超过1000万个二维码。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抢购低于5折的商品以及领取店铺优惠券。
国美承诺,自10月31日起至11月12日,在家电及3C类商品方面将颠覆线上线下价格,届时消费者仅需凭其他商家广告报价前往国美任意门店,国美就将在广告报价的基础上,至少再降11元出售此商品。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国美还推出了卡包优惠�大放送、100万元国美滴滴打车红包大派送等措施。
双11购物线上线下谁更划算
对于"双11"大促,部分消费者对各大电商、家电卖场让人眼花缭乱的促销活动、电商一直悬而未决的先抬价再降价、特价商品缺货、霸王条款、物流配送滞后等问题担心不已。
或许,这些都无法左右消费者选择在哪购买。一些细心的消费者采取从上直接对比价格,然后再去实体店查询的方式。简单的道理"谁更便宜,我就选择谁"。但更多消费者却发现,上看好的品牌和型号的家电商品,线下没有,反之,线下商品线上找不到。
一个事实是,相比汽车、、食品等型号单一、全国统一价格的商品,目前家电品类动辄成百上千个产品型号,消费者很难选择之外。家电品牌商其实已对线上和线下、线上和线上、线下与线下之间的不同渠道进行了产品区隔。
因价格和渠道的利益,很难形成线上线下产品的统一。线上渠道成本确实低于线下,但线上的低价格会冲击到全国其他的销售渠道,很难将线上和线下做到价格相同、产品完全相同。据悉,即使是国美、苏宁即拥有线上又拥有线下的渠道,家电产品的重合度仅不到30%,甚至更低。
抛开商家的节日促销,消费者很难对比相同品牌和型号的产品上线下的价格差异,只能从同品牌、同功能的产品之间去对比最低的价格。而谁更便宜实质成了一道"伪命题"。
大家电尽量线下买
虽然线下渠道在店面员工、租金等方面的硬性成本逐年攀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消费者也有理由相信上购买商品更为便宜。但是线上购买大家电产品隐患更多。
阻碍大家电购的原因分析
1、上购物和 实体店购买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买之前,只能通过有限的方式去了解一款产品究竟上手感觉是怎样。常规展示是通过照片,而照片这种方式的局限性很大,比如有色 差。另外学过摄影的人都知道,拍摄现场的光线布置对于表现物体质感有很大的作用,最后,单凭照片,产品的尺寸大小也不能有直观的感受。而一款家电产品,特别是大家电,尺寸是非常重要的。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一款产品连最基本的外观展示都不能做到完美重现。
2、购经验不足,购比线下更容易吃亏。这里不仅仅说购的经验,而是具体到购大家电的经验。如何让长辈去相信购呢?有人说:亲自示范一下呗,给他们购几次就好了。这一方法确实有效,不过,通常都是购小件物品。对于大家电这种动辄上千甚至上万的产品来说,即使是"新新人类"也难得有几次经验,更不要说去说服别人了。
3、物流运输安全保障不够。对于物流运输,毕竟是几千块的东西啊,一不小心撞一下坏了肯定心痛,特别是对于电视机这种易碎品,还有就是不能横放的电 冰箱。不是每家上商城都有自己的物流,第三方的物流品质良莠不齐。即使是货物安全送到家门口,但只送到小区门口,住在几十楼自己抬上去?空调、洗衣机、 壁挂式电视机安装问题怎么解决?特别是空调这种一半效果靠安装的家电,可靠的安装必不可少。
4、大家电的消费群体在哪里?因为大家电的单价较高,它会有一定的购买门槛,而中国的贫富差距较大,所以,不管是大家电的厂家也好,还是零售商也好,考虑到购买力这个因素,都不约而同的把重点放在一、二线城市,造成送货覆盖范围不够广的情况。
最后提醒各位友,不要将价格做为决定购买的第一要素,应更多的考虑用户体验、售后服务等等条件。别因为贪小便宜,做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事情,贻笑大方更苦恼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