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7月12日讯(记者庞琦)乙肝可以被治愈吗?肝炎转肝癌有哪些信号?为什么肝癌会被称作癌中之王?7月11日,在第八个世界肝炎日(7月18日)到来前夕,医院“世界肝炎日义诊活动”正式在长沙启动。义诊期间,医院将招募符合条件的慢乙肝患者,提供免除门诊费、定制个体化诊疗方案等公益援助,以实现临床治愈。
据悉,此次义诊的开展标志着“中国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正式落地湖南,活动旨在扩大宣传影响,呼吁大众提高认识,推动肝病科学发展。
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谭德明在接受媒体采访。
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感染科主任黄燕在接受媒体采访。
警惕“沉默的杀手”:80%肝癌来自肝炎
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早期肝癌患者往往无明显症状和体征,而一旦出现症状就诊时,往往已属中晚期,并且因其恶性度高、治疗难度大,被称为“癌中之王”。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约有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万。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并发症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我国每年近28万人死于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相关疾病。
“活动期肝炎病人不治疗的话,5年内由乙肝转为肝硬化的患者约占整个肝炎病发人群的20%—30%,每年由肝硬化转为肝癌的患者约占整个肝硬化病发人群的5%,可以说,有80%的肝癌都来自肝炎。”医院主任医师谭德明教授在采访中表示,“但这并不代表肝炎不可治。”
专家:慢性乙肝可实现“临床治愈”
过去人们通常认为慢性肝炎是不可治愈的,甚至有慢乙肝患者认为自己需要一辈子吃药,然而随着近年来抗病毒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发展,丙肝已经完全可以被治愈,部分条件适合的乙肝患者可以追求临床治愈。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抗病毒药物联合干扰素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谭德明教授表示,“能够肯定的是,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并且已经实现了临床治愈。”
什么才是乙肝的“临床治愈”呢?《中国慢乙肝指南》指出,“临床治愈”为停止治疗后持续的病毒学应答且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转或伴有抗-HBs阳转、ALT正常、肝组织病变轻微或无病变。
那么,哪些患者适合乙肝“临床治愈”呢?“治疗乙肝通常有口服药物和注射干扰素两种方式,口服药物以其便捷、廉价、疗效可靠等优点成为不少患者首选,但缺点是服药疗程长,而注射干扰素的优点是一部分人可能获得病毒持续阴转,少部分人可以出现表面抗原阴转。”医院黄燕教授告诉记者,“一般年轻人首次发病,转氨酶明显高,不想长期服药,又有时间定期打干扰素的,可以尝试干扰素治疗,以实现临床治愈。”
减少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病发需要“防、治两步走”
谭德明教授介绍道,近十多年来,湖南成年人中的肝炎病毒携带率维持在人口基数的8%-9%,但自年以来,儿童的病毒携带比例已由十多年前的10%降低到0.2%不到,这主要归功于计划免疫疫苗的推行。
有业内人士提出,要减少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病发,主要靠“防”“治”两步走:“防”——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减少新发HBV感染(增量);“治”——抗病毒治疗,治愈现有慢性乙肝患者(存量),或延缓疾病进展,减少慢性HBV感染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同时降低传播的风险,二者缺一不可。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