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8/21 23:42:00
上市公司中报密集披露期已经到来,上市公司、机构及广大投资者对于期中考都极为重视。8月21日晚间,东阳光()披露了年半年度报告。公告显示,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73.94亿元,同比增长22.08%;利润总额13.09亿元,同比增长10.19%;净利润10.65亿元,同比增加7.78%;归母扣非净利润5.84亿元,同比增长53.19%。营收持续增长,核心业务增长尤为强劲查看东阳光财报,年东阳光实现营业收入51.02亿元,同比增幅8.88%;年实现营业收入74.12亿元,同比增幅45.27%;年实现总营业收入.80亿元,同比增加29.74%,营收已经连续三年维持平稳的增长,其中,年东阳光完成对宜昌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收购,从年8月1日起列入财务报表合并范围,成为东阳光新的强劲增长动力。图源:东方财富网据东方财富网数据统计,年1月-6月,东阳光营业收入中占比前三的产品依次为制药产品、空调箔和电极箔,分别占总营收的比例为41.53%、17.30%、15.46%。据东阳光中报显示,医药制造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电极箔产品营收虽有下滑,但东阳光表示,其国内销售量同比出现较大增长,在电极箔行业中优势龙头地位不易撼动。医药制造作为新的增长点,年中期,业绩实现了强劲的增长,为东阳光业绩增长贡献了较大的力量。其中,因销售团队建设持续发力,通过学术推广以及渠道下沉齐头并进的策略,核心产品可威的销售量大幅提升,可威(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及胶囊销售额为人民币29.3亿元,同比增长%。环保压力、供需结构反转,或利好电子新材料龙头企业近年来,供给侧改革叠加严厉的地方环保政策,环保能否达标成为产能是否受限的重要瓶颈。大量无力再投入环保设备更新的小型电极箔企业持续出清,原先行业供过于求的供需格局开始反转,电极箔涨价潜力较大,对于行业龙头企业,反而是一个利好。年以来,随着电极箔下游高端电容器产业出现从日本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东阳光及时调整电极箔销售策略,加大对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拓,上半年来自国内收入增速较大。与此同时,公司在乌兰察布市布局中高压化成箔生产线扩建项目,部分产能已进入试生产阶段,第一期正式投产后将新增万平米产能,通过产能提升、降低电力成本,将有望提高公司盈利空间。东阳光作为电极箔行业龙头企业,深耕铝箔制造业,从传统铝箔加工逐步向电子新材料、合金材料、化工产品领域发展,目前已建立了电子光箔-电极箔(包含腐蚀箔和化成箔)-铝电解电容器为一体的电子新材料产业链,有利于把控公司产品质量、生产工艺及成本,同时借助产业上下游联动不断向下游高附加值产业延伸拓展。公司与国际领先的铝箔生产商日本东洋铝业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粉末积层化成箔产品,当前已进入中试阶段,并同步在下游应用领域开展产品性能测试。在电子新材料此轮拼环保实力、技术实力及公司实力的形势下,东阳光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或将收割新一波红利。制药产业再次“出击”,产品组合进一步丰富8月19日,东阳光药发布公告称,公司自主研究及开发的抗丙型肝炎新药磷酸依米他韦已经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新药上市申请,预计将在年第三季度内获得受理。据公告显示,磷酸依米他韦针对基因1型无肝硬化丙肝患者疗效显著,SVR12(12周持续病毒应答率)达99.8%,且用药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公司表示,未来该药品如顺利通过上市审评审批,将是在中国国内实现商业化的首批国产自研药物,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组合。从第三方调研数据看,丙肝治疗药物市场容量较大。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年全球肝炎报告》数据,目前全球大约有3.25亿人感染慢性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与应用,乙肝的患病率有所下降,相比于乙肝的防控策略,丙肝尚无疫苗可预防,其发病率呈现急剧上升趋势。从市场层面来看,年国内DAA药物销售金额为.45万美元,较年增长率为%,其中年国内DAA药物销售金额占抗丙肝类药物销售金额的份额仅为0.44%,这意味着磷酸依米他韦具有可观的市场空间。除此之外,东阳光已披露信息还显示,在医药制造板块中,报告期内收购的国外转国内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二十七个仿制药,目前已有二十三款提交了上市申请;年收购的莫西沙星片、克拉霉素缓释片等六个仿制药,本期整体已形成销售收入约万元;东阳光自主研发的全系列胰岛素中,重组人胰岛素已递交上市申请,预计年内上市。随着胰岛素、优质仿制药的上市销售,将丰富产品管线,进一步提高公司业绩。广发证券、国泰君安等多家知名券商出具研究报告表示,东阳光业绩潜力仍被市场低估,当前股价不能反映其真实价值。从主力产品之一电极箔来看,受益于供需结构改善,电极箔国内需求迎来增长,东阳光作为行业龙头将充分受益;制药板块,核心品种可威保持高速增长及丰富的产品管线储备为业绩提升形成强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