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9/1 17:43:00
一代神药阿司匹林似乎很久没有出现过了。身为药物界的不死之柳,它可不会就此沉沦。近日,哈佛大学的TraceySimon和JonasLudvigsson等人分析瑞典名乙肝或丙肝患者的数据发现,服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与肝癌风险降低31%,肝脏相关死亡风险降低27%相关。该研究发表在NEJM上[1]。而相比于此前在中国台湾地区进行的研究,该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服用阿司匹林的时间越长,与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癌风险越低相关。相比仅短期服用3~12个月阿司匹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服用3~5年和5年以上阿司匹林与肝癌风险降低34%和43%相关。论文通讯作者JonasLudvigsson(来自wikimedia.org)阿司匹林抗癌这事并不稀奇。此前在中国香港进行的研究就发现,每日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与多种癌症发生率降低相关。机制上,阿司匹林可以通过调节生物活性脂质等许多途径预防癌症[2],还能阻止血小板帮游离癌细胞抱团,降低肿瘤的转移能力。在各种癌症中,肝癌可能是与阿司匹林关系最密切的癌症之一了。肝癌中,星形细胞过表达COX-2,产生炎性的肿瘤微环境,促进了肿瘤的形成和生长[3],这正是阿司匹林抑制的靶点之一。此外,阿司匹林还可以通过抑制肝内血小板激活脱颗粒,预防肝纤维化和肝癌。不少流行病学研究也显示,阿司匹林与肝癌发生率降低相关[5-8]。不过这些研究,大多都没有统计一些关键的肝癌风险因素,比如肝硬化、抗病毒药物的使用等等。(来自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