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还是“踩雷”基金“相中”业绩下滑股存玄机
摘要:一只业绩大幅下滑的公司为何能入基金的法眼,这其中有何缘由?基金潜伏"华丽转身""机构和一般投资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更强的实地调研能力,你在F10中能看到的信息,基金大佬们难道会比你们晚看到?
武汉控股近日发布了2011年年报,公司称2011年全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减少44.91%,营业利润也是下降4980万,同比减少154.74%。然而翻开武汉控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发现,华泰柏瑞盛世旗下两只基金在四季度反倒是首次买入861万股,分别列入第三大与第六大流通股东。景顺长城、泰信蓝筹精选与摩根士丹利华鑫资源优选混合则是纷纷加仓。
一只业绩大幅下滑的公司为何能入基金的法眼,这其中有何缘由?又有多少基金在四季度买入了哪些业绩变差的品种呢?市场人士昨日纷纷揭秘背后的玄机。
基金潜伏"华丽转身""机构和一般投资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更强的实地调研能力,你在F10中能看到的信息,基金大佬们难道会比你们晚看到?反过来说那些现在看起来破破烂烂,业绩较差的个股,最容易让一般投资者摈弃,但是下一个财报到底怎样,谁又能知道呢?"浙江某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昨日向说道。
观察到,武汉控股自1月20日发布重大事项停牌公告之后一直处于停牌状态,在此期间公司还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接到控股股东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称其正在筹划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对此,方正证券资深投资顾问潘益兵对说道:"谋划资产重组算得上是一个华丽转身,如剥离差的资产与注入优质资产都将会引发公司基本面与盈利能力的突然改变,只有实地的考察与调研才有可能提前知晓,想必也只有机构有这个能力了,不排除基金买业绩较差的个股有提前埋伏的可能。"西南证券研究所所长王剑辉昨日对《大众证券报》表示:"事实上不排除机构踩中地雷的概率,这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基金也有出错的时候,但是也有符合逻辑的一种情况,那就是基金深入研究之后已经预期到个股在基本面方面即将发生改变,那么提前买入潜伏也是常理中的事情,上述这两种情况都不能排除。"基金买入22只业绩下滑股跟随机构买入绩差股算不算一种有效的投资策略呢?王剑辉则分析,如果基金潜伏业绩下滑股是建立在未来业绩将超预期的假设上,那么跟踪机构逐步建仓也是一种策略,但是归根到底这种策略还不属于投资,因为你对于个股的判断完全是基于市场中成熟投资者对于某只个股的判断,所以买入这类个股存在很大的波动性,把握时间尺度很重要。
潘益兵表示:"市场的投资思路与风格总是在不停的更换,所以跟着基金买股票的策略在特定的时候有一定的道理,特别是在最近披露年报的时候,但是跟踪基金买绩差股的细节上,投资者还是要注意,须更多的去挖掘相关上市公司的情况,多研究公司基本面的最新进展,只有变得和基金一样专业才有可能获胜,如假设某公司具有重组预期,那你就考察这些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与所在区域,另外行业景气度悄然上升也有可能引发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
本报进一步统计发现,总计有22只个股在预计或已披露去年全年业绩下滑甚至亏损,它们在四季度末被基金逆势加仓或者买入。如威远生化2011年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63.07%,但是基金仍然持仓2.10%。就在上周五,威远生化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配套融资的方式,向控股股东等7个对象发行最多7.3亿股,收购其持有的新能矿业100%股权。消息一出,该股复牌后连续两日"一"字封停,昨日再涨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