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世界肝炎日,一起来回顾一下关于乙肝,你
TUhjnbcbe - 2024/10/1 16:21:00

“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这是上一届世界肝炎日的宣传主题。明天就是第11个世界肝炎日了。

我们从国家的乙肝疫苗接种免疫规划,和世界肝炎日的设立,就可以清楚肝炎预防的重要性。

肝炎是肝脏的炎症,可由病毒引起,也可由自身免疫性问题导致。酗酒也可能引发肝炎。

病毒感染是肝炎的最常见原因,根据病毒病毒种类不同,可划分为甲、乙、丙、丁和戊型,其中,乙型和丙型肝炎可以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给全球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

中国是全球乙肝慢性感染者数量最多的国家,慢性感染者约万人,占全球三分之一,也是世界上乙肝疾病负担最严重的国家。

尽管近年已通过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有效地控制了乙肝病毒的传播,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仍存在庞大的感染群体。

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疾病的消灭和预防,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入托、入学、就业、婚姻等方面也受到很大影响,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关于肝炎你需要知道的常识。

1

乙肝难治,家庭、社会影响大

乙肝病毒,简称HBV,是一种嗜肝病毒,只能在肝细胞内复制并引起肝脏功能障碍。

当乙肝病毒进入肝细胞时,会形成一个超螺旋的中间产物,称为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它的寿命较长。乙肝病毒在体外可以存活至少7天,并且在体外依然具有感染性。

病毒包膜含有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HBeAg阳性,表明乙肝病毒复制活跃,具有高度传染性,也是进展为肝癌的主要危险性标志。

HBV具有高度变异性,发生变异后,可造成免疫逃逸并引起耐药,削弱治疗效果。

目前,所有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使肝损伤最小化,而不能完全治愈乙肝。因此,大部分开始接受治疗的乙肝患者需要长期服药。

乙肝可通过母婴、血液和性途径传播,感染率高。

年,我国启动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为产检孕妇进行HBSAg检测,对HBSAg阳性产妇的新生儿,在出生24h内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完成出生后24h内及1月龄和6月龄儿童的3剂乙肝疫苗接种。

据统计,我国每年乙肝新发病人数约50万人,占全国传染病发病报告总人数的1/4。由于婴儿期感染HBV有90%会成为慢性HBV携带者,而成年人感染HBV仅有约5%成为慢性携带者,因此现存的感染者对HBV新发感染的影响仍主要在HBV的母婴传播上。我国

HBV母婴阻断策略的有效实施,将对未来降低HBⅤ新发感染起到重要作用。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而且安全性也得到医学界的公认。

2

乙肝和癌症的关系

肝癌俗称“癌中之王”,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肝癌死亡人数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肝癌的症状在早期不明显,甚至在患病后较长时间内都没有不适的感觉。

肝病的表现多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乏力、厌油腻等症状,就要意识到可能是肝脏出了问题。另外,观察大、小便也是简单的自我检测方法,如果发现尿色明显发黄、大便颜色灰白,医院就诊。

大部分肝硬化、肝癌从乙型肝炎发展而来。“乙肝三部曲”描述了慢性肝炎的发展过程。多年肝炎,然后逐渐肝纤维化,再发展为肝硬化,最后发生肝癌。

大约20%左右的活动性慢性肝炎患者,10—20年以后可发生肝硬化。当乙型肝炎HBe抗原阳性时,由于病毒的繁殖力和传染力比较强,在炎症活动期间如果控制不力,则可能比较快的朝着肝硬化的方向发展。

是否会演变为肝硬化,是需要对病毒的类型、各种肝功能的指标、影像学诊断、组织学检查等结果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才能够作出定论。

定期查体是肝癌早发现的最简单方法。患者应定期体检,尤其是乙肝或丙肝患者,最好每3个月通过甲胎蛋白(AFP)检测或B超、CT排查有无癌变。

3

乙肝疫苗是否需要补种,保护时效几年?

乙肝疫苗的有效防护时间超过12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的抗体水平会下降。通常认为,体内抗体滴度超过10mIU/mL被认为是有保护作用的。但也有观点认为,即使滴度小于10mIU/mL,也是有完整保护力的。

高风险人群应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肝炎日,一起来回顾一下关于乙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