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深夜世界杯海鲜烧烤龙虾,小心戊肝病毒
TUhjnbcbe - 2024/12/18 17:28:00
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al/161211/5112761.html


  卡塔尔世界杯火热进行中,四年等待,全世界球迷共赏这场足球盛宴。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由于时差原因,赛事多集中在北京时间的深夜和凌晨举行,所以对很多球迷来说为喜爱的球队加油呐喊的同时,“海鲜啤酒小烧烤”、“熬夜观赛不可少”,不管是外出就餐还是外卖,食品安全一定要注意,小心戊肝病毒“趁虚而入”。


  什么是戊肝


  戊肝全称“戊型病毒性肝炎”,罪魁祸首是戊型肝炎病毒(HEV),属于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常引起暴发流行,在冬春季节高发。


  甲肝乙肝丙肝大家都知道,但戊肝未必有几个人听说过。不过戊肝的发病率,比起甲肝只高不低,居急性病毒性肝炎之首。


  戊肝高发于青年和成人,尤其是常在外就餐群体!!!


  传染源


  戊肝是一种人畜共患病,除了戊肝患者、亚临床感染者为传染源外,猪、牛、羊、鹿、鼠、狗、猫等携带戊肝病毒也可成为戊肝的传染源。摄入被污染的水源或带有戊肝病毒的猪肉、猪肝、海产品等食物,可能会患上戊肝。


  传播途径


  HEV主要经消化道、血液、母婴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其中(粪-口)消化道传播是HEV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但近年研究发现,HEV母婴传播和输血传播风险增高。


  消化道传播


  饮用被粪便或尿液中HEV污染的水源;食用被HEV污染的食物;生食或食用未完全煮熟HEV感染动物的内脏;肉制品、刀具、案板等厨具生熟不分导致HEV污染蔬菜和水果等都可能会感染戊肝。


  血液传播


  输入带戊肝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母婴传播


  感染戊肝的孕妇在怀孕分娩的过程中将戊肝传染给新生儿。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与戊肝患者或隐性HEV感染者密切接触导致感染。


  主要症状


  起病较急,常见的症状有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恶心、腹胀、肝区不适、肝大、有轻压痛及叩痛等症状,较其他病毒性肝炎更容易出现黄疸。


  易感人群


  研究表明:人群对戊肝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


  学生、部队等集体生活人群、畜牧养殖者、食品从业人员、疫区务工和旅行者等人群感染风险高。


  器官移植患者、化疗和放疗患者、艾滋病等免疫缺陷患者,感染后易转为慢性。


  孕妇、老年人和慢性肝病患者感染戊肝后,重症戊肝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


  易重症群体


  戊肝一般具有自限性,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逐渐恢复痊愈,只需对症治疗或不治疗。但是对于以下几类人群,则需要尤其注意:


  妊娠合并戊型肝炎


  病死率可高达20%,感染后易发展成肝衰竭也易致早产、死胎、产后大出血。


  老年戊型肝炎


  临床症状重,持续时间长,容易出现合并症和并发症,治疗效果差。


  重叠感染的戊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HEV,使肝脏病变加重,肝衰竭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更高。


  慢性肝病合并戊型肝炎


  酒精性肝硬化、药物性肝炎及其他慢性肝病合并戊型肝炎,使肝脏病变加重,肝衰竭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更高。


  如何预防戊肝


  戊肝可防可治,通过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不洁饮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和戊肝患者密切接触等方法可以进行预防。


  然而现在的外部环境依然存在戊肝感染风险。一般的加热和高盐腌制可能无法灭活HEV;大部分酒精类消毒剂也无法灭活HEV。


  自年,人类预防戊肝有了新的武器———戊肝疫苗。


  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该疫苗长期预防效果的研究论著,研究结果充分显示了戊肝疫苗的安全性和良好的长期预防效果。如今,接种戊肝疫苗已成为预防戊肝最直接、经济、有效的手段。


  戊肝疫苗的接种对象是16岁及以上的易感人群,畜牧养殖者、疫区旅行者、餐饮业人员、集体生活者等高危人群,以及感染HEV后可能病情较重的慢性肝病患者、育龄期妇女、老年人等可按0-1-6个月程序接种3针30μg/0.5ml戊型肝炎疫苗。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于其他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夜世界杯海鲜烧烤龙虾,小心戊肝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