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陕西丙肝村村民挣钱没门路,将卖血当成
TUhjnbcbe - 2024/12/20 14:54:00

陕西秦岭深处,有一个村庄叫南湾村,但因为它被一种疾病所侵扰,后来也有了另一个名字——丙肝村。据村民们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地处秦岭深处的商洛经济落后,不少人都选择外出卖血。

“我们这里相对贫困,那个时候由‘血头’通知卖血的人,然后组织大伙到商洛、西安、甘肃等地卖血。”王侃良和妻子丁彩凤卖血时还是身体强壮的年轻人,他们回忆,当时一个村子,一传十十传百,大家分批分期去卖血,几乎每个礼拜,村子都有人去卖血,一个人一次抽血毫升就能挣到36元,一些村民由于挣钱没门路,就将卖血当成了主要家庭收入。

“到现在我还能记得,每次去的时候大家成群结队,热热闹闹、有说有笑,因为山里人也没有出过远门,还把卖血当成一种愉快的事情。”丁彩凤说,到了地方做完检查后,每次去将胳膊一伸,人家开始抽血。卖完血现场就把钱给了,给“血头”一定的提成,抽完血每个人还能得到被子、面包等礼品,村民们会将面包带回家给孩子吃,用卖血的钱补贴家用。

丁彩凤最后一次卖血是到甘肃天水市,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初,那次她在宾馆住了一个月,排队等候卖血,最后经过检查,医护人员告诉她,她得了丙肝不能献血了,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去卖血了。丙肝是什么病,当时丁彩凤并不知道,也就没在意。

卢淑侠当时也是和前夫一块卖血的,包括现在的丈夫也一块卖过血。她说,当时卖血有卖全血的也有卖血浆的,卖全血就是一次性献血,卖血浆就是抽完血后,提取了血液中的血浆,而将剩余的血蛋白又输回卖血者本人身上。

这种疯狂的卖血行为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才逐渐停息下来,这些卖血者也陆续回到村上,那时就有人感染上了丙肝,只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经济困难,南湾村体质较好的村民先后在西安、宝鸡、渭南、甘肃天水和商洛进行有偿献血,特别是年到年之间有偿献血地方广、次数多,既献全血又献血浆,到年之间大部分有偿献血者因血液不合格被淘汰,年后有偿献血逐渐停息。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采血基本上不检测丙肝,技术手段各方面达不到,只是检测艾滋病和乙肝等。”商州区疾控中心主任王建军说,更严重的是采血时将血液中的有用成分取掉,再将剩余的血蛋白输回卖血者体内,这很容易感染丙肝。

“商洛血站是九十年代后续才成立,之前血液管理处于一种比较混乱的状态,医院需要血液,通过‘血头’找人,对献血者只做一些简单的检查。”王建军说,那时候经济比较落后,卖血可以带来不菲的收入,这样导致不少人去“卖血”。

大荆镇部分群众感染丙肝的事情,引起了商洛市、商州区两级政府重视,商州区疾控中心展开调查,依据调查结果他们认定,大荆镇部分群众患上丙肝系历史原因造成的。商洛市疾控中心调查后认为,这不属于爆发性疫情的范畴,相关具体工作由商州区疾控中心负责处理。

年6月份,一份关于大荆镇南湾村丙肝病例调查报告显示,商州区疾控中心会同大荆镇中心卫生院一起,对南湾村自述有丙肝史而无诊断依据的村民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液标本采集、检测,两次共调查47名村民,采集血液标本29份,结果显示:

其中医院丙肝诊断证明的18名,29份标本中丙肝抗体阳性22名,1名弱阳性,需要进一步再检测,6名丙肝抗体阴性。

这次共调查自述患有丙肝及有献血史村民47人,调查对象全部为有献血史者,两次调查共筛查出丙肝抗体阳性40人,最小年龄43岁,最大72岁,主要集中在51岁到60岁之间。调查了解到,上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南湾村有大量人员有献血史。

这份报告最后称,这次调查主要围绕有献血史者,由于时间间隔长、调查主要以自述为主,而丙肝又是多途径传播传染病,在献血期间无丙肝抗体检测,停止献血时未及时检测丙肝抗体,不排除献血时血液回输感染而导致丙肝的可能。

对于南湾村不少村民患上丙肝,大荆镇副镇长王超和大荆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郭瑛表示,这属于历史原因,当时卫生技术条件达不到,献血时检测不到丙肝。他们已向村民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家知道如何防治丙肝,另外就是提高农合疗报销比例。

王建军说,他们只是接到反映去调查,做了一些检查,并没全面的普查。按照现有的条件,全区还达不到对所有人进行摸底普查,只能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到哪里开展工作。

商洛属于贫困地区,据他们初步估计,当年全区有十多个村子有卖血的情况,如果要普查不太现实,就算查出来后怎么解决也是个问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群众自发组织卖血,在那种特殊的背景下,医疗检测条件达不到,造成了现在的局面。”商州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黄少军说,现在看属于特定事情,特殊背景下的事件。其坦言,上次他们抽查了大荆镇南湾村发现,有40人疑似丙肝携带者,这不排除有人没在家或者别的村也有的情况。目前看,南湾村丙肝疾病传染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一种是采血时引起的感染,还有一种是采血时采部分血液,而将另外的血液输回献血者身体造成了感染。”黄少军无奈地说,目前还没有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普查,具体数字并不掌握。作为卫计部门来讲,只能是健康教育,让群众有一个初步了解,引导病人合理诊治,按照相关政策进行医疗报销。

1
查看完整版本: 陕西丙肝村村民挣钱没门路,将卖血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