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正式与中国消除丙肝联盟公益项目中联肝健康促进中心达成合作,在豫北地区率先设立“中国消除丙肝联盟公益项目诊疗基地”。至此,我院丙肝治疗进入新阶段。
那么,对于丙肝,你了解多少呢?
丙肝会传染?
丙肝没得治?
……
这些传言,都是真的吗?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01
什么是丙肝?
丙肝,是丙型肝炎的简称,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丙肝隐匿性强,感染者大多无症状,因此容易被患者忽视。据了解,急性丙型肝炎临床表现虽然轻,但约50%-80%的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肝炎,甚至是肝硬化和肝癌,因此,对于“丙肝”,要保持高度警惕!
02
丙肝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血液传播曾是丙肝病毒常见的传播方式。随着对血液制品检测方法的改善,目前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为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包括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纹身等。此外,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也是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
但拥抱、打喷嚏、共用餐具等没有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丙肝病毒。因此,丙肝患者同样可以拥有正常生活和工作。
关于丙肝,我们提倡“应筛尽筛,应检尽检,应治尽治,应愈尽愈”。
“应筛尽筛”筛什么?
所有存在丙肝感染的高危人群,都应该进行筛查,以下几类人群,建议尽快到正规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筛查:
有静脉药瘾史者;
有职业或其他原因(纹身、穿孔、针灸等)所致针刺伤史者;
有医源性暴露史,包括手术、透析、不洁口腔诊疗操作、器官或组织移植者;
有不安全性行为史者;
丙肝病毒感染者的性伴侣及家庭成员;
破损皮肤和黏膜被丙肝病毒感染者血液污染者;
有非正规医疗机构输血或应用血液制品史者;
有非正规途径献血史者;
若非高危人群,在需要进行手术或介入性操作、出现不明原因谷丙转氨酶(ALT)升高或慢性肝病,以及正在婚检和备孕的人群,也需要注意进行丙肝病毒筛查。
“应检尽检”检什么?
通常使用两种方法来检测是否感染丙肝病毒:一种是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另一种是丙肝病毒“HCV-RNA”定量检测。
“应治尽治”怎么治?
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告:丙型肝炎已经成为一种完全可以治愈的疾病!
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丙肝是能够临床治愈的。目前,丙肝治疗已列入医保范围,符合条件的患者可以办理慢性病本,按比例报销,极大程度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慢性丙肝患者若无进行性表现,可以在门诊进行治疗,通过规律服药、定期监测与随访管理达到治愈效果。
“应愈尽愈”注意啥?
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前,需要完善相关检测与评估。同时,需要强调的是,丙肝患者达到“治愈”的必要条件是“足疗程”,因此,丙肝治疗更应谨遵医嘱、进行完整疗程的治疗。
丙肝不可怕,及时筛查、尽早检测、尽早治疗、谨遵医嘱,是关键!
自年3月以来,我院积极推行院内《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实施方案》,已取得良好进展。
未来,我院将以“中国消除丙肝联盟公益项目诊疗基地”落户为动力,进一步开展丙肝的科普宣传、健康教育、免疫预防、医疗诊治、康复管理和主动筛查等工作,早日实现“年消除丙肝威胁行动”的目标,为健康中国建设再添新功。
供稿:李明瑛何淑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