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全球354亿人感染这种病毒西安交大连
TUhjnbcbe - 2025/1/6 21:30:00

肝脏是人体新陈代谢重要器官,具有解毒、代谢、免疫防御等功能,堪称“人体化工厂”。年7月28日,是第12个“世界肝炎日”。目前,全球有3.54亿乙肝/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78%缺乏有效监测和治疗,每年约有万人死于肝炎病毒感染及其相关疾病,因此肝炎的筛查防治任重道远。作为我国最早兴办、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西安交通大学一直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肝炎的筛查防治方面产出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在我国慢性乙肝筛查策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中国目前具有全球最高的乙肝疾病负担,据估计中国乙肝感染人数约为全球三分之一,然而仅有19%的感染者诊断出肝炎,这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年消灭乙肝感染目标中的90%诊断率依旧差距甚远。继年中国推进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到年新生儿乙肝疫苗免费接种以来,近年中国新生儿疫苗接种已可达到99%以上,绝大多数感染均集中在18岁以上的成年人。

因此,在中国开展针对成年人的大规模筛查可能有助于提高这些高危人群的慢性乙肝诊断率,对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乙肝目标有积极作用。为此,西安交通大学中澳传染病联合研究中心与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医学院合作,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全球健康》(TheLancetGlobalHealth,影响因子26.)上在线发表论文,该研究为全国成年人群推荐最具成本效果的慢性乙肝筛查策略,帮助有关决策部门合理分配用于预防和治疗慢性乙肝肝炎防治预算。

在酒精性肝炎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年,酒精性肝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上升,其中重型酒精性肝炎患者的90天内死亡率可高达50%。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博士生范修德以第一作者身份在Hepatology杂志发表的“补体对酒精性肝炎的诊断和预后意义”的研究中发现,在酒精性肝炎患者中补体的经典途径和凝集素途径可能被抑制,替代途径有所增强。而且发现血浆中的补体因子I(CFI)和可溶性末端补体复合物(sC5b9)可作为高效的诊断和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为了进一步应用于酒精性肝炎患者的临床预后评价,上述两种补体因子结合年龄,白蛋白及终末期肝病评分(MELD)建立了MELD-Complementscore预后评价模型,该模型相对于传统的预后模型,对重型酒精性肝炎患者的90天死亡风险的预测效率有显著提升。

制订国内首部《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

母婴阻断方面一直缺少基于系统评价证据支撑、严格遵循循证证据,指导我国临床及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决策的高质量指南。基于此,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感染科赵英仁教授团队耗时长达两年,参与博硕20余人,与中国WHO指南实施与转化中心、兰州大学循证医学GRADE中心合作,严格遵循国际指南制订方法和步骤,制订了国内首部《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

指南证据组系统检索近10万篇文献,最终纳入篇相关文献,制作11篇新的系统评价,广泛征求感染、肝病、妇产、生殖、儿童保健和循证医学等学科专家,考虑患者意愿,多次进行专家讨论及定稿会,针对16个多学科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球354亿人感染这种病毒西安交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