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最新数据73款临床急需境外新药超六成在国
TUhjnbcbe - 2025/1/15 19:49:00

为加快临床急需境外新药进入我国,年至今,国家药监局、国家卫健委先后公布三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涉及73款药品。新京报记者根据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及公开信息梳理数据发现,三批名单中,已有46款药物在国内获批,代谢性疾病、肿瘤、免疫系统疾病为相对集中的治疗领域。

超六成“上榜”药物已在国内获批

年11月至今,国家药监局、国家卫健委陆续发布三批次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涵盖的药品数量分别为40个、26个、7个,共计73款。

根据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及公开信息,新京报记者对名单中的73个药物进行梳理。截至4月19日,名单中已有46个药物在国内获批,获批药物占比达到63.01%,还有个别药物尚未在国内提交上市申请。

早在首批名单发布之时,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表示,列入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的品种,可按照《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审评审批工作程序》提交相关资料,直接提出上市申请,中心建立专门通道加快审评。尚未申报的品种,可随时提出与中心进行沟通交流,尽快提出上市申请。另据央视报道,在一些临床特别急需的抗肿瘤药物审评当中,药审中心会提早介入到药物的研发过程中,提前沟通交流,与研发科学家和申请人一起,共同商定全球同步研发策略,使产品可以迅速地跟国外接轨,同步在中国上市。

年11月第三批名单发布时,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还表示,对符合《关于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审评审批相关事宜的公告》规定情形的品种,国家药监局会同国家卫健委已组织进行了充分遴选,基本解决了临床急需境外上市新药在我国上市慢的历史遗留问题,并且随着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ICH(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指导原则的转化实施,我国已逐步建立了境外新药在境内同步研发申报的法规制度体系,鼓励境外新药在中国境内同步开展研发申报工作。

代谢、肿瘤、免疫疾病治疗领域相对集中

三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涉及的药物治疗领域相对集中。其中,14款药物的适应症涉及代谢性疾病,如法布雷病、IVA型黏多糖病等罕见病;10款药物的适应症涵盖免疫系统和肿瘤。在所有治疗领域的分类中,这三个治疗领域涉及药物数量占比达39.53%。

药品适应症涉及较多的治疗领域还包括内分泌系统、皮肤疾病、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

还有5款药物的适应症为银屑病关节炎,分别为协和麒麟的布罗利尤单抗、诺华制药的司库奇尤单抗、礼来制药的依奇珠单抗、新基医药的阿普司特和JanssenBiotech公司的古塞奇尤单抗。

丙肝也是名单中药品的常见适应症,在涉及感染性疾病的5款药物中,有3款适应症为丙肝,其中2款来自吉利德,1款为艾伯维旗下药物。

除疾病治疗领域的分类,罕见病成为占比最高的药物。在三批名单的73款药品中,罕见病药物达到37个,占比达到50.68%。在已经获批的46个药物中,罕见病药物达到21个,占比45.65%。

73款药物中有一款为疫苗产品,即葛兰素史克旗下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于年6月份在国内获批,适用于50岁及以上成人预防带状疱疹。公开资料显示,我国5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病例约为万。超过99%的50岁及以上人群曾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

医院皮肤科主任常晓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就临床花费来说,带状疱疹是皮肤科中费用较高的疾病,虽然医保可以覆盖目前该病的治疗药物,但患者自身的花费也是比较高的,还会消耗一定的医保资源,不仅如此,这部分患者对医疗资源的“占用”仍然存在,“一个轻症的带状疱疹患者,除了当次就诊,还要复诊两次。如果患者留下了后遗神经痛的话,实际上复诊的次数会更多。如果患者有了后遗神经痛,还要长期吃镇痛的药物。”

氯巴占拟临时进口缺药困境有望缓解

三批次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之外,氯巴占也广受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新数据73款临床急需境外新药超六成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