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来了!脂肪肝患者查体的具体内容!
在上一期的内容里,老荣画了一个圈,把需要检查脂肪肝的人都圈进去了。重点提醒了哪些人需要检查脂肪肝!这里再次强调一下:敲黑板,划重点!不是B超没有提示脂肪肝,您就不是脂肪肝!脂肪肝需要综合检查确定。同时有些人是脂肪肝高危人群,必须定期监测。
B超没有脂肪肝不代表肯定没有脂肪肝高危人群是确定了,也都提醒了一遍。然而问题又双叒来了,脂肪肝患者究竟需要检查哪些内容,多久检查一次呢?这是很多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咱们今天就聊聊这个!
聊这个之前,老荣先要自我标榜一下:我不是那种利欲熏心,下手狠辣的江湖医生。我说的检查内容是有明确科学依据的。这个依据就是我国在年颁布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年更新版)》的推荐意见。
年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防治指南也有人会说,现在已经年了,你还拿年的东西忽悠我们。可是这个真的就是国内关于脂肪肝的最新指南啦。官方内容尚未更新。其实所有的医学专业都是一样。每年都有新的研究内容出现,但这些内容都只代表研究方向。这些研究的结果只有经过专家组的评估,结果真实可靠,临床实用性强的,才能真正进入“XX指南”。而这个“XX指南”就是临床专业医生需要遵守的准则和铁律。所以老荣没有忽悠大家。
不扯闲话了,赶快进入正题吧。
首先是初诊,就是第一次发现脂肪肝的时候。需要做的主要内容有血常规、肝功(必须包括ALP和GGT,对于评价脂肪肝很重要)、血脂(必须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包含在肾功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B超,医院有条件,尽可能要做肝脏弹性检查(必须有CAP值,这是评价肝脏脂肪化程度很重要的指标)。
至于我们常说的身高、体重、腰围、体脂情况、血压和既往病史、家族史也都是需要记录的。这里面特别提到的是心脑血管意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家族史以及饮酒史(包括饮酒的种类、饮酒量和频次)。如果大家有些不好意思或者需要保留隐私权,也可以自己记录清楚,便于今后评估。
同时明确存在肝功异常的,是需要排除以下原因的:1)过量饮酒、2)丙肝病毒感染,特别是基因3型的丙肝病毒感染、3)肝豆状核变性、4)自身免疫性肝炎、5)药物性肝损伤、6)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这些都是需要明确排除的,不能因为有了脂肪肝,就忽视了这些疾病,因为这些疾病往往比脂肪肝更危险。
其次是定期复查的内容。也就是我们经过了膳食和运动调整或者给予积极治疗后,需要进行复查的内容。必须的内容有:身高、体重、腰围、血压、饮酒情况、肝功、血脂、尿酸、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超及肝脏弹性检查可以酌情(比如体重、腰围、体脂等都没有明显变化的,甚至还涨了的,就不要浪费钱去检查这两项了,查完也是自己闹心)。
同时在初诊时已经发现的问题,比如心血管问题、血糖问题、胰岛素抵抗等问题,需要做心电图、糖耐量试验、体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抗体等等检查,都是因人而异,不需要每次都进行检查。
最后是复查的时间。这个是指南里没有规定的,老荣建议经济条件好的,最好每隔3-4个月复查一次。经济条件不好的,也要每半年复查一次。如果您正在肝功异常的阶段并且服药治疗中,一般都在半月至一月复查一次。
最后说点儿和指南不一样的,这是老荣自己的观点。指南建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要通过肝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这种方式是在皮肤外插一根长针进肝脏,然后通过切割或者负压的方式切下或者嘬下一小条肝脏组织。通过处理后放到显微镜下面看看肝脏里面到底是啥样。肝脏细胞里面脂肪有多少,有没有炎症,有没有纤维化都一清二楚。科学上,的确是需要这样去诊断疾病的。但从我个人经验来说,临床上能够接受这种有创性检查方式的患者真的不多。所以我会采用更为传统的诊断性治疗。就是通过减脂,看治疗干预后肝功的变化情况。如果最终肝功变好了,那就和脂肪肝相关。但是如果没有好转,那就得考虑做肝穿病理检查了。对于患者来说,可以少挨一针,也能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恐慌。
肝组织活检准确但患者受罪以上就是老荣想告诉大家的。今天就到这里吧!
肝病不要怂,弄懂靠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