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概述
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慢性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以散发性发病为主,感染与发病表现出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慢性丙肝患者是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输血)、性传播、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在世界范围流行,据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有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世界卫生组织按流行的严重程度分为高、中、低度三种流行地区。HBsAg携带率分别为大于等于8%、在2%和7%之间和小于2%,我国属于高流行区。年调查显示,一般人群HBsAg阳性率9.75%,农村高于城市、南方高于北方、男性高于女性,医务人员、药物滥用人群和男同性恋为高发人群。
丙型肝炎也呈世界性分布,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新感染人数为万-万人,世界人口约3%即大约1.7亿人为慢性病毒携带者。我国属于中高度流行区,据-年统计资料显示,感染率约为3.2%,近年感染率垦上升趋势。HCV感染后慢性化倾向严重,是肝硬化和原发肝癌的重要原因。
急性肝炎超过6个月未痊愈即转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欠佳、肝稍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部分病例症状、体征阙如。肝功能指标仅1项或2项轻度异常。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介于轻度和中度之间。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ALT和/或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
二、寿险相关风险
乙型和丙型肝炎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重要病因,HBV和HCV协同或重叠感染对肝细胞癌变可能起协同作用。HCV单独引起肝细胞癌者在我国比HBV少见,而在西方国家则较多见。
1.乙型肝炎
一小部分乙肝患者会发展成为危及生命的急性重症肝炎。如果同时有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生重症肝炎的风险会加大。多数急性病例会康复,病毒复制也会停止,部分病例将发展为慢性感染。
感染发生于围生期或幼龄,且转为慢性肝炎的患者发展至硬化和肝癌的风险更高,死亡率也高于成年发病者。慢性乙肝感染者的CCT升高多提示进展为肝硬化及肝癌的风险升高。
2.丙型肝炎
几乎没有自发缓解,慢性感染很常见(80%以上的病例),通常最终进展为慢性肝炎。这些病例中的10%-40%会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从原发感染发展成为肝硬化和(或)肝癌的时间平均为30年左右。丙型肝炎很少能够自愈,有些人在使用干扰素治疗后完全康复,但多数人不能完全康复。
三、核保思路及评估
针对乙型肝炎,常需要了解被保险人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HBV-DNA滴度、肝功能化验(尽量获得相关资料,尤其是6个月之内的)、肝活检(完整报告及住院病历);相关影像学检查资料,如超声、CT,MRI;感染原因(如已知)、饮酒情况、治疗详情、艾滋病病毒和丙肝病毒抗体的状态。如为慢性肝炎,则需查甲胎蛋白。
针对丙型肝炎,因其病程长短与风险大小密切相关,所以最好能知道被感染的时间,从而估计未来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风险的大小。
核保评估原则:
(1)急性乙肝:发病距今时间大于6个月,延期承保;超过6个月,完全康复,HBsAg阴性、HBsAg抗体阳性,可标准承保,否则按慢性乙肝评估。
(2)慢性肝炎:针对中、重度慢性乙肝和(或)肝脏纤维化、肝硬化者,应拒保。针对轻度慢性乙肝,根据HBeAg是否阳性、肝转氨酶水平、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GCT,ALT升高3倍,或伴有胆红素升高者,通常延期承保或拒保。
如经过积极的抗病毒治疗,病理结果显示轻度肝炎、纤维化,肝功能正常,丙肝RNA阴性、AFP正常、无肝硬化、未合并乙肝或艾滋病者,可加费承保寿险和重疾险,年龄越低,加费评点越高,如是保险期间超过10年,应增加评点。其他情况,通常拒保。#儿童保险#
脑炎患者还能买保险吗?
第二课少儿险(银保监会官方科普视频)
百万医疗详解及购买注意事项二
高血压还能买保险吗?
重疾险条款常见套路——疾病拆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