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沐芸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细胞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地方领军人才,理学博士
又到了一年一度诺奖预测与公布周,谁会接到来自斯德哥尔摩的电话呢?
依据诺奖的评选与公布的规则,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将于今年国庆假期的3号公布,物理学奖将于4号公布,化学奖将于5号公布。由于诺贝尔奖评选机制的“秘密性”,其提名和投票的结果要保密50年,才能公开,让每年的诺奖预测具有挑战性,也因此,越是临近颁奖,诺奖预测也就进入如火如荼的阶段。
依据前期的公众民意调查、其他科学奖获奖者的统计分析、以及研究文献的引用率等数据的综合分析显示,如下研究成果和科学家有可能入围年的诺贝尔奖:阐明细胞如何产生能量的科学家、发现细菌化学对话机制的科学家、开启基因时代的科学家和研究mRNA疫苗对抗Covid-19的科学家。
为了让预测本身显得不那么“玄学”,顺带些科学性,同时能为疫情后的第三个诺奖颁奖周增加一点儿趣味性,我也乐此不疲。
一、生理或医学奖
主要研究论文的同行引用率,曾有人通过分析“引文桂冠”,准确地预测了年后的64位获奖者。
按照这个指标,今年的医学奖可能会颁给研究“不同类型的畸形蛋白聚集于不同类型的细胞中,能引发一些如帕金森、ALS和额颞叶痴呆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科学家,如宾大的Man-YeeLee在年发表了研究成果,至今已被引用了+次,随后日本东京都医学研究所(TokyoMetropolitanInstituteofMedicalScience)的MasatoHasegawa也发表同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该研究也获得了较高的引用次数。这种同期独立研究获得的相近的科学发现在科学研究中非常普遍,也因此先发文章者的引用率会比后发者要高,先发者更高的引用率可以看作是对创新开拓者承担“创新负担”的一种回报和激励。也正是由于两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畸形蛋白导致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符合上述标准的还有2位研究“疾病遗传基础”并获得重大科学发现的科学家,一位是华盛顿大学的Mary-ClaireKing,揭示了BRCA基因突变在乳腺癌和卵巢癌中的作用,并彻底改变肿瘤筛查;另一位是,哈佛医学院的StuartOrkin,发现了不同类型的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变化,为遗传性血液疾病带来了改变治疗范式的新方法——基因治疗。
专业周期,评审委员会评选获奖者时,会呈现一定的专业选择的周期性,比如神经科学,癌症科学,或传染性疾病研究等获奖周期差不多是10年一个轮转,医学奖也是如此,会在基础分子生物学和治疗方法/药物研究之间选择,并呈现周期性。
在过去10年间,医学奖更多的给予了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如年的细胞内运输,年的细胞自噬,年的控制昼夜节律的基因时钟,年的细胞对氧气供应的感知和适应,以及去年的细胞如何感知温度和触觉。仅有年和年的奖项授予了临床研究领域,年的蛔虫和疟疾治疗,年的肿瘤免疫治疗,年的丙肝治疗。
依据专业周期来看,今年有可能是医学研究领域,比如BioNTech的KatalinKarikó和宾夕法尼亚医学院研究mRN的DrewWeissman,通过40年的研究,从细胞生物学的一个鲜为人知的领域中,发现了阻止疫情大流行的疫苗技术。至今,已有数十亿剂的mRNA疫苗用于对抗大流行,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获奖风向标的Lasker奖和Gairdner奖,尤其是同时获这两个奖项的科学家。
而,前述的研究mMRA的Karikó和Weissman除了获得风向标奖项外,还同时获得了其他的奖项,比如Horwitz奖,Wolf奖,Albany奖,Shaw奖,或Breakthrough奖。因此,mRNA获得诺贝尔奖是毫无悬念的,只是“今年获奖”还是“明年获奖”的问题。
除了上述的“引用率”、“奖项风向标”以及“专业周期”等,还有一个就是时间,也就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时间的检验”,一般,诺贝尔奖研究成果的平均获奖时间为10-20年。
而从“时间”这个维度来看,有一个“黑马”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