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焦守广
提起病毒性肝炎,很多人会想到乙肝、甲肝,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的丙肝却很少为人所知。WHO发布的《年全球肝炎报告》显示全球约万人感染丙肝病毒。我国丙肝病毒感染者约万例,是我国第四大传染病,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肝硬化以及肝癌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11月29日上午,“消除丙肝,责无旁贷”全国丙肝规范化诊疗项目山东省启动会在济南举行。针对目前丙肝治疗现状,存在问题和挑战,医院副院长、山东省肝病诊疗中心主任李强,医院党委书记付春生,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曹化娥等专家接受了媒体采访。
没有疫苗,早诊早治是方向
“丙肝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而且很容易慢性化,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期会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负担。”医院副院长、山东省肝病诊疗中心主任李强教授表示,像艾滋病患者,反复输血的患者,包括做器官移植、反复针刺的患者,都是该疾病的高危人群。
“十四五规划”提出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提到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的防控是重点任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慢性丙肝防治最重要的策略。
病人看病要花钱,好的医保政策可以使药物有更好的可及性。李强表示,年,3种药物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山东也会很快落地,诊疗费用比以前降低了85%。“对于一个基因1b型的病人,加上报销大概元左右就能达到治愈。”
“有了医保政策支持后,病人非常满意,也愿意主动接受治疗,花费两三千块钱就可以得到治愈。”李强说,医保政策是慢性丙肝规范化治疗最大的支持。
存在哪些问题和挑战?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丙肝成为可防可控可治愈的疾病,但要消除丙肝依旧存在问题和挑战。医院党委书记付春生认为,目前对丙肝的认识普遍不足,预防丙肝的认知重和视程度有待提高;基层对丙肝的诊疗能力不足,缺乏规范化;普通百姓主动筛查丙肝意识不强,接受规范化治疗的比例很低。
付春生表示,如果大家都知晓丙肝可以短时间治愈,主动接受规范化治疗,加之通过主动筛查早发现,很快可以实现年消除慢性丙肝疾病的目标。
那么,医院和医生的丙肝整体诊疗水平?在付春生看来,首先医院的作用,普及丙肝方面知识,开展专业化培训,深入基层指导防治工作,加大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力度。通过整体联动,既可以早期发现丙肝感染者,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基层诊疗水平。
对于丙肝患者,医院接受专业诊疗。在基层,一定要及时转诊到医院,请专业医生会诊指导。患者要按要求服用药物,及时随诊,以便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此外,切忌病急乱投医,尤其不要相信偏方,以免耽误最宝贵的治疗时间。
基层诊疗能力亟待加强
医院诊疗差距和难点时,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曹化娥表示,对于丙肝来说,医院诊疗水平差距不大。但是,像并发症肝硬化、肝癌的治疗,医院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主要是诊疗能力和患者信任度。
“病人和非专科医护人员对丙肝的认识不足,认为丙肝治疗费用高,无法治愈;或者平时没有症状就不治疗;转诊沟通不完善,大部分病人治疗意愿不强,没有办法进行转诊治疗;50-65岁人群属于高发群体,但是主动筛查、治疗意愿不强,担心治疗费用问题,需要加强普及医保政策工作。”谈到基层诊疗难点时曹化娥说道。
丙肝是可以治愈的疾病,目前发现丙肝病人比较困难。付春生建议,发挥卫生主管部门的作用,对高危地区重点人群进行筛查;加强易感人群的筛查,比如吸毒、纹身这些群体;医院对就诊患者进行主动筛查。
要实现消除丙肝的目标,李强认为仅靠医务工作者并不够,还需要联合社会多方力量。丙肝防治涉及筛查、转诊、诊断、病毒基因分型、用药选择和报销等环节,需要政府、行业、医疗机构、企业以及媒体等携手合作。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