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从诺贝尔医学奖看我国抗击丙肝三十年
TUhjnbcbe - 2020/10/27 11:42:00
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与丙肝有关。那么,我国对于丙肝的发现与治疗经历了哪些艰辛历程?“丙肝病*很奇怪,不仅危害肝脏,而且可能影响脑血管、心脏、肾脏等系统和器官,是一种会导致全身多系统的疾病。特别是,丙肝病*还是导致肝癌的生物学因素。如不治疗,30%的慢性肝炎患者有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清华大学医院副院长、肝胆胰中心主任魏来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3位科学家发现了这一疾病,为全世界的丙肝防控奠定了基础。”魏来说,“随着诊断试剂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在丙肝筛查和诊断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1

---年

我国的陶其敏教授和冯百芳教授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代丙型肝炎抗体检测方法,该方法年被批准用于献血人员的筛查。

2

---年

王宇教授团队用逆转录-DNA扩增法,分析中国人丙型肝炎病*基因型。

3

---年

此后,经血传播的丙型肝炎大幅度下降。年,陶其敏和冯百芳研发的国产第一代抗-丙肝病*核酸试剂盒问世。”

4

---年-年

丙肝诊断试剂进一步改进,第二代、第三代抗-丙肝病*试剂盒问世,并成功用于丙肝患者和献血人员的筛查。

5

---年

魏来作为“十一五”科技攻关的负责人,带领团队找到了中国丙肝患者的发病规律。他们发现,感染后如不经治疗,20年~30年会演化成肝癌。

6

---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和翁心华教授牵头编写了我国第一部《丙型肝炎指南》。

7

---年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第一版丙肝指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晓春教授参加了该指南的编写。同年,魏来牵头编写发布了我国的《丙肝病*感染筛查和管理标准》,进一步明确了需要进行筛查的高危人群和筛查标准。

8

---年和年

魏来两次参加世界卫生组织丙肝治疗指南的更新编写。

在治疗方面,侯云德院士孜孜不倦探索多年,研发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干扰素。随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长效干扰素问世。此后,我国团队进一步攻关。“首个国产口服丙肝药物获批。今年,我国首个泛基因型方案获批,后续也有新药即将获批。”魏来说,“加快国产丙型肝炎药物纳入医保将极大有助于我国的丙型肝炎消除。”

应尽早发现早期患者

“我国报告的丙肝患者有万,每年有20多万新发患者,而这低于实际患病人数。”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希忠教授说,“我国丙肝防控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发现患者,实现早发现、早治疗。”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报告数据,实施网络直报以来,我国年报告丙肝病例从年的2.1万例增至年的23万例。同时,有数据显示,我国慢性丙肝患者接受治疗人群仅占全部感染人群的1.3%。“70%的病人直到临床症状明显时才接受抗丙肝病*检测,而初诊患者中已有约10%发展为肝硬化。”魏来说。目前,我国丙肝患者报告病例以30岁以上人群为主,但还缺乏系统性的丙肝监测资料。随着药物研发不断突破,丙肝新药可使90%的丙肝患者痊愈。“小分子药物3个月就能治好,过去这种药物价格高,患者用不起。目前,部分地区将药物纳入医保,药价从最初的6万多元下降到元~1万元。”杨希忠呼吁医保*策加快落地,提高丙肝药物的可及性。“此外,规范化诊断治疗非常重要。”杨希忠透露,最近,国家在研讨方案,计划在天津、成都、宁波等地进行试点。魏来也介绍,中联肝健康促进中心年建立了“中国消除丙型肝炎联盟”,正在组织资源,探索我国消除丙型肝炎的模式。

文:健康报记者王潇雨

编辑:杨金伟

审核:陈会扬闫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诺贝尔医学奖看我国抗击丙肝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