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丙肝病毒发现者
TUhjnbcbe - 2020/12/24 18:02:00
随着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揭晓,丙型肝炎在世界范围内的知晓度上升!对医务人员而言,需要强调的是,作为一种高隐匿性、高漏诊疾病,丙型肝炎是近年来引发职业暴露的主要疾病之一,需要加大防护普及。

记者丨清风

10月5日,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他们分别是哈维·阿尔特(HarveyJ.Alter)、迈克尔·霍顿(MichaelHoughton)和查尔斯·M·赖斯(CharlesM.Rice),三位获奖者将分享万瑞典克朗奖金(约合万元人民币)。三位科学家的主要贡献为,上世纪70年代,哈维·阿尔特(第一位获奖人)和他的研究团队证实,大多数输血后肝炎病例并不是由甲型肝炎病*或乙型肝炎病*引起的,而是一种未知的病原体。年,迈克尔·霍顿(第二个获奖人)和他的研究小组,利用分子克隆的方法鉴定出丙型肝炎病*——*病*家族的一种新型RNA病*。后来查尔斯·莱斯(第三位获奖人)证明了丙肝病*的致病性,即输血介导的肝炎可以单纯由丙肝病*感染引起。随着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揭晓,丙型肝炎在世界范围内的知晓度上升!对医务人员而言,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种高隐匿性、高漏诊疾病,丙型感染是近年来引发职业暴露的主要疾病之一,需要加大防护普及。01

报告发病率16/10万人

临床上,丙型病*性肝炎是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发病隐匿,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易发展为慢性肝炎。有研究表明约有27%的肝硬化、25%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是由丙肝引起。

目前,我国丙肝新发感染诊断率、核酸检测率及治疗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不管是患者还是医务人员,对丙肝的认知状况均存在严重不足。防治形势不容乐观。来自年的传染病法定报告数据显示,年,全国共报告丙肝病例22.3万,报告发病率16/10万人。病例报告数最多的省份是广东省,达例。发病率最高的是新疆,36.0/10万。增幅最快的是江苏,达30.4%。

02

“三高三低”职业暴露高发

整体上,我国丙肝防治还面临“三高三低”突出问题。即“高隐匿、高漏诊、高慢性化”、“认知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研究者发现,医院7成以上的丙型肝炎病例是在住院、手术等医疗服务前筛查或体检发现的。与此同时,因为认知、防护意识等原因,丙肝也与乙型肝炎及艾滋病等成为近年来引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主要疾病。

丙型感染主要有三种传播途径:母婴传播、性传播和血液传播。而造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是血液传播。即,医务人员被患者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或污染,血液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医务人员体内。一些病例报告证实,偶发的针刺或尖锐器械割伤也可导致HCV的感染,通常是由HCV抗体阳性患者传播至医务人员。医务人员针刺误伤后感染HCV的几率,3.0%~6.0%。

03

一旦发生职业暴露立即采取6大步骤

丙型感染的高危人群,也是医务人员预防职业暴露的高危因素。数据显示,目前,我国HCV在普通人群中的感染率约为3.0%。暗娼(CSW)、男男性行为者(MSM)、静脉吸*者(IDUs)等三类人群是HCV感染的高危人群。其中,静脉吸*者中人群感染率最高,达到10%~50%。

根据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及其处理流程,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①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②如有伤口,应当由伤口近心端向伤口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

③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75%乙醇或者0.5%碘敷消*,并包扎伤口;

④被暴露的黏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⑤发生职业暴露后,医院感染科,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核实病人情况,详细登记、上报,并抽取暴露人员血样本送检;

⑥预防性用药,随访和咨询。

参考文献:

《我国HIV、HCV及TP的流行现状》马洁琼邢文革蒋岩

《乙型、丙型肝炎和艾滋病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概述》张承彦张春喜

《医院报告丙型肝炎病例诊疗现状调查分析》刘春桃王 楠等人

PS:您也对文章话题感兴趣?欢迎扫描下放

1
查看完整版本: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丙肝病毒发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