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肝炎,大家都会想起早已家喻户晓的乙肝,而对于丙肝,除了医护人员和部分患者外,大多数人却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可近年来,丙肝却像是一个隐形的杀手,在我国悄无声息的“攻城掠地”,俨然是一副赶超乙肝之势。
丙肝在很多时候都是一个小透明,一副乖巧之势,一般患者在染上丙肝后跟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直到病情发展恶化之后,才有所察觉,部分患者甚至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才发现,却早已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据统计患者感染丙肝病*后,约55%~85%都会变为慢性肝病,比起乙肝还要高出1~2倍,这往往意味患者未来患肝硬化、肝癌的几率大大增加,而丙肝因其隐匿性较强,所以大部分人在发现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因此患者该如何判断丙肝的严重程度就成为了一个难点。
由于HCV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及特征,仅用它的临床症状来评估肝病的严重程度非常不可靠,所以在判断时还需采用其他的手段来进行综合评价。
肝活检
肝组织学检查是评估肝脏损坏程度以及肝病的严重程度的*金标准,亦是诊断代偿期肝硬化的唯一手段。其不仅可以反映肝组织的炎症程度,也可以诊断肝纤维化的程度,肝组织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与后续进展成肝硬化的可能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除此以外,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干扰素(IFN)治疗反应,是较重要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
谷丙转氨酶(ALT)水平
ALT是急性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标志,对于诊断肝炎具备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人ALT的正常值为0~40U/L。HCV抗体阳性ALT异常者,出现严重丙肝的人数多于ALT正常者,在ALT正常及PCR阳性人群中有30%-70%的人可能会发展成慢性肝炎;ALT异常者,ALT水平与组织学诊断活动的指数相关极差。所以,ALT异常的水平不能直接反映肝病的严重程度。
血清HCV-RNA水平
HCV-RNA是丙肝病*量的检测,能直接反应丙肝病*量的多少。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ALT与HCV-RNA水平都显示无关。由于HCV-RNA水平在各期肝病中会发生“重叠”的现象,所以,HCV-RNA的水平亦不能有效判断丙肝的严重程度。
总而言之,判断丙肝的严重程度关键是应当以肝活检、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血清HCV-RNA水平三者的综合水平来判断,对丙肝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往往是治疗丙肝的基础,因此,建议患者一定要养医院进行体检的好习惯,及时监测病情进展,这对自己病情的恢复有极大的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