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日,为纪念这位乙肝病*发现者,世界卫生组织年5月决定,从年开始将每年的世界肝炎日从5月19日变更为7月28日,年“世界肝炎日”的主题是“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旨在号召居民积极主动进行体检了解肝脏健康状况,积极主动接种肝炎疫苗,慢性病*性肝炎患者接受规范的抗病*治疗。
肝炎是肝脏的炎症,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感染。病*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和戊型,虽然病*种类不同,但都足以对人构成严重危害,给全球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数百万人患有病*性肝炎,更多的人则有被感染的风险,大多数患有慢性乙肝或慢性丙肝的人没有意识到,他们一直是病*的携带者,而且他们可在不知不觉中向其他人传播疾病,每年约有一百万人是与病*性肝炎相关的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肝硬化和肝癌。
甲肝和戊肝经消化道传播,乙肝和丙肝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和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甲肝疫苗已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对18月龄儿童给与免费接种,目前尚无丙肝疫苗,但采取有效措施如拒绝*品、杜绝非法采、供血: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都可大幅度减少感染丙肝病*的风险,有疑似症状或易感人群应主动检查。病*性肝炎患者应遵从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切忌自行停药或轻信虚假广告。
对于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乙肝疫苗,下面的知识点看过来!
一、接种乙肝疫苗前的检查:接种乙肝疫苗,先去做乙肝5项检查
二、接种乙肝疫苗的作用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乙肝疫苗能预防乙肝的原理简单的说就是:乙肝疫苗其实就是制备乙肝病*表面的某些有效蛋白,这些蛋白接种人体后,免疫细胞会产生“特异性武器”(抗体)来对抗乙肝病*,而接种者本身不会被感染。当人体再次接触乙肝病*的时候,这种早已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武器”就会立即“开火”,清除病*,抵御感染。
三、乙肝疫苗的流程
接种程序: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24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儿童和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成人一般剂量加倍)。
四、乙肝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1、有支气管哮喘和血清病的人、对青霉素等药物过敏者和过敏性荨麻疹患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
2、成年人接种乙肝疫苗最好注射在上臂三角肌处,此处的接种成功率最高
3、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携带者不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4、非正常出生的婴儿(包括剖腹产)和出生后体质较差的婴儿最好推迟接种时间
5、发烧患者和先天性免疫疾病患者或某些重症患者,医院判断是否接种乙肝疫苗
6、新生儿第一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以内接种,越早越好;除新生儿外,打乙肝疫苗需先做乙肝五项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7、打乙肝疫苗时,应做好登记,因乙肝疫苗需按接种程序注射。
8、乙肝疫苗注射时一定要放松心情和保持肌肉不紧张,否则可能会导致注射不顺畅,吸收不好等问题,以及药物进入体内不适应而产生眩晕,脸色苍白,也就是俗称的晕针。
9、注射后局部应保持卫生,最好三天内不要擦洗,以免抓破引起局部感染。
五、乙肝疫苗多长时间再次接种
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一般接种疫苗,注射3针后1个月97%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第2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主要是要在测定乙肝表面抗体后,决定何时再打乙肝疫苗。我国的多医学者建议免疫后3年内加强1次为好,接种者可定期复查乙肝,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
六、乙肝疫苗接种后的副作用
一般情况下,打了乙肝疫苗后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至今尚未见有关于注射后引起严重副作用的现象,只有少数人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手臂酸重或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皮疹等与一般疫苗接种大致相仿的轻微反应,多在1~3天内不治自愈。
中心目前有的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活疫苗和乙肝疫苗
中心工作人员向居民宣传接种乙肝疫苗知识
春光中心祝大家身体健康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