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侯兵兵齐文峰李小乐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Bsarfaceantigen,HBsAg)为乙肝病*颗粒的外壳蛋白,其阳性多表示乙型肝炎病*(HBV)感染。本病例为一例HBsAg实验阳性(弱阳性),但最终结果却并不是HBV感染。具体经过如下:
01
案例经过
患者,女,26岁,于年8月28日,在我院体检部进行入职前健康体检,在检验科检测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乙肝五项、艾滋病*抗体、梅*螺旋体抗体、丙肝抗体、生化全套。结果如图1、2、3:
图1
图2
图3
由检验结果可知,该患者乙肝表面抗原定量结果为0.11IU/mL(阳性)、乙肝表面抗体定量结果为16.83mIU/mL(阳性)、血清铁3.5umol/L、血前白蛋白mg/L,其他检验结果均正常。
02
案例分析
该患者表面抗原定量结果为0.11IU/mL,其阳性程度可称为弱阳性,并且同时乙肝表面抗体定量结果也为阳性的情况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较少遇到,一般造成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多为标本自身原因(血清中有细小纤维丝存在)。
该患者为健康体检患者,同时其肝功能均未见异常,其他化验指标也均未见明显异常,乙肝病*感染可能性较小。
于是,我们找到该标本(如图4),经吸管轻挑后未见肉眼可见纤维丝,为防止细小纤维丝干扰结果后将标本置37摄氏度孵育30min后将血清吸入EP管后经r/min离心5min后再次上机检测乙肝五项结果,复查结果一致。
图4
此时,我们基本可以排除标本原因导致结果的异常。于是我们与患者本人进行联系,将实验结果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对患者近期身体状况进行了解,交流过程中我们得知该患者由于抗体滴度较低在体检前5天左右抗打了乙肝疫苗。此时,我们似乎找到了原因,表面抗原弱阳性可能是由乙肝疫苗所致。
后经我们进一步查阅文献,发现因接种乙肝疫苗导致乙肝表面抗原一过性阳性的现象早已有相关报道[1-2]。于是,我们参考该类文献,嘱患者于1-2周后复查乙肝表面抗原。患者于10天后再次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定量结果为0.01IU/mL(阴性)。
所以,该患者体检过程中表面抗原定量结果与乙肝表面抗体定量结果同时为阳性的结果是可靠的,乙肝表面抗原定量结果呈现阳性可能与乙肝疫苗直接相关。
03
小结
虽然,HBsAg为乙型病*性肝炎诊断的重要指标,其阳性多表示乙型肝炎病*感染。但是,在检验科日常实验过程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时并不一定说明就有乙肝病*感染。
当遇到标本出现纤维丝、仪器故障、试剂被污染等情况时实验也有可能呈阳性;此外,乙肝疫苗为纯化重组HBsAg,在注射疫苗后可能会使HBsAg检测呈阳性[2]。
因此,在我们日常检验工作中、在审核报告过程中,除了保证标本、仪器、试剂等因素无差错外,还应保持警惕精神,遇到有疑问结果多查阅文献资料,多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必要时我们可以亲自与患者本人进行交流。
提示:尽量在疫苗接种2周后再进行HBsAg检测,以排除乙肝疫苗对HBsAg检测的影响[1]。
[1]王菊英,刘瑶瑶,李锋.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确认及原因分析[J].中国免疫学杂志,,36:-.
[2]刘华,王颖智,沈云岳等.乙肝疫苗接种后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一过性阳性的研究[J].检验医学,,30(11):-.
来源:检验医学
编辑:笪文武
审校:管佩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