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肝纤维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打个比方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关系,就像癌前病变和癌症的关系,如对肝纤维化处理得当,就可避免发展为肝硬化,就像及时处理癌前病变可防止癌变一样。
研究显示
有些肝部疾病即使已经有效控制了病因,但肝纤维化进程仍在悄悄继续。
医院肝病主任表示,治疗慢性肝炎一定要“双管齐下”,既要控制病因,也要治疗肝纤维化。目前西医在治疗肝病中对抗病*贡献突出,但如能同时结合中医治疗肝纤维化,能大大延缓肝硬化出现的几率。
此外,急性丙肝的发作也危害较大,酒精肝、脂肪肝、药物性肝炎的发病率也显著上升。由于种种慢性肝病均发生肝纤维化,而纤维化又是肝硬化、肝癌等严重致死性疾病的必经病变过程,所以抗肝纤维化成为慢性肝病治疗的重中之重。
肝纤维化:肝脏的警钟
肝纤维化是指肝内纤维结缔组织的异常增生,多是持续性肝损伤的结果。通俗地说,就像我们的皮肤受伤后会形成伤疤一样,肝脏在遭受持续性的损伤后,正常的肝细胞就会被“疤痕”所取代,形成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打个比方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关系,就像癌前病变和癌症的关系,如对肝纤维化处理得当,就可避免发展为肝硬化,就像及时处理癌前病变可防止癌变一样。
注意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或伤肝因素导致的肝损伤,逐渐向肝硬化发展过渡的必经阶段。轻度的肝纤维化是可逆的,如能积极治疗,及时终止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则有可能避免发生肝硬化。
肝纤维化四项检查指标
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Part
01
PCIII(III型前胶原):反映肝内III型胶原合成,血清含量与肝纤程度一致,并与血清T-球蛋白水平明显相关。正常值《ug/L。
Part
02
IV-C(IV型胶原):为构成基底膜主要成份,反映基底膜胶原的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较灵敏反映出肝纤过程,是肝纤的早期标志之一。正常值《75ug/L。
Part
03
LN(层粘连蛋白):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正常值《ug/ml。
Part
04
HA(透明质酸酶):为基质成分之一,由间质细胞合成,可较准确灵敏地反映肝内已生成的纤维量及肝细胞受损状况,有认为本指标较之肝活检更能完整反映出病肝全貌。正常值《mg/L。
Part
05
PLD(脯肽酶)系胶原蛋白降解的关键酶,与肝内胶原纤维增生活跃程度一致,是反映肝纤维进展的良好指标。正常值7±19.5u/L[5][6]。
专家提醒
凡可损伤肝的疾病和因素,均可引发肝纤维化。其中,常见的有各种类型的慢性病*性肝炎、肝吸虫病,以及慢性中*、长期大量饮酒、肝内慢性胆汁淤积、长期低蛋白或高脂肪饮食等。因此,对于患有病*性肝炎、脂肪肝等肝病的患者,首先应养成并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定期做B超等检查。如发现异常,可进一步进行肝穿刺检查,以确诊是否出现肝纤维化,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为响应国家《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本号提供的疾病常识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须来院面诊。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免费在线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