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红言传染病与急救知识科普活动火热来袭
TUhjnbcbe - 2021/7/10 0:01:00

号外号外,红小十决定4月24日在玉兰路举办传染病与急救知识科普活动啦!当身边有人突发心脏病时,你是不是想向ta伸出援手呢;当碰到朋友受伤时,你是不是想给他提供帮助呢;当传染病爆发,你是不是想要远离传染病,快乐地走在校园里呢......那么,就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吧!在学习传染病和急救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学时哦!

在活动开始前,让我们先提前了解一些有关传染病与急救的知识吧,说不定会在活动中碰到今天讲过的知识点哦!

急救篇

急救就是在我们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在医护人员到达前,利用现场适用物资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医院的行为。

急救知识很重要!

在中国每年发生伤害事件七千万人次,一百九十万人终生致残,死亡八十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百分之十一。如果有更多的人能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因为紧急情况受伤或死亡的人数将会大大减少。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有了一定的急救知识的储备,那么在关键时刻我们就能扭转乾坤,在白衣天使到来前,与意外和病痛死亡对抗,为患者争取更多时间啦。

急救有分类

头部创伤,休克,骨折,流鼻血,触电,中*,窒息,不省人事,小儿痉挛,抽筋,烧伤烫伤,溺水等都属于急救范畴,针对不同类型的创伤,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只有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给伤者和医护人员争取时间。红小十接下来会对心肺复苏、伤口包扎以及海姆利克急救法3种常见的急救情况进行详细的说明哦。

急救知识小科普

1.心肺复苏

划重点!在帮助其他人的同时要保护好自己!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尽量以纱布或口罩作为隔离,避免被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伤者传染疾病,当然,作为非医务工作者的我们,可以选择不进行人工呼吸。

下面的图片是根据年版心肺复苏指南做出的图解,更新后的指南指出,路上遇到可能的心脏骤停患者时,我们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不需要检查患者脉搏,毕竟作为非专业人士的我们并不能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脏骤停,而对非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造成的伤害并不大。

2.环形包扎法和螺旋反折包扎法

视频中的方法是螺旋反折包扎法,适用于肢体粗细不等处的包扎,非常的简单实用~

在视频中螺旋反折包扎法最开头的部分,就是传说中适用于手腕、肢体等部位的环形包扎法。

3.三角巾头部包扎和手部包扎法

三角巾在急救中是非常实用的一项工具。这里给各位童鞋们简单介绍一下三角巾头部包扎和手部包扎。

(1)头部包扎:先将三角巾底边折叠,把三角巾底边齐眉放于前额,两侧沿耳廓上缘拉到脑后,在枕骨下方相交叉后,再绕至前额打结。将脑后的顶角折叠后绾好塞在交叉处。

(2)手部包扎:首先将三角巾展开,手掌或足平放在其中央,指(趾)尖对准三角巾的顶角,在指(趾)缝中放敷料,然后将顶角折回盖在手背或足背上,再将两底角在手背或足背处交叉,在腕部或踝部围绕一圈后打结。

4.“海姆立克急救法”

生活中被食物或水呛到是常有的事情,“呛到”也是分成很多不同类型的,普通的“呛到”可能只需要咳嗽几声就能好,但是如果出现了因急性异物阻塞呼吸道引起的呼吸困难的情况,就需要“海姆立克急救法”来进行就。当然,自救也属于急救的一部分,“海姆立克急救法”不仅可以帮助别人,也可以在危急时刻保住自己的小命。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神奇的急救法要怎么操作吧~

急救要注意

拨打急救电话是重中之重。

迅速将伤者移至就近安全、通风的地方。

救助伤者同时,要保护好自己。

保持冷静,寻求在场其他人帮助。

传染病篇

3月的时候,红小十给大家科普过关于肺结核和流感的知识。不记得的小伙伴可以回头看看前两篇推送哦!在这里,红小十就给前2期推送中已经介绍过的知识做一个总结。

传染病的分类

根据传播方式、传播速度和危害程度,传染病可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2种传染病,乙类(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麻疹、艾滋病、疟疾、肺结核,以及新增的新型冠状病*等27种传染病,丙类(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感、腮腺炎、结膜炎等11种传染病。

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通过空气、飞沫、尘埃传播,如麻疹,白喉,SARS等。

2.消化道传播:通过水、食物、苍蝇等传播,如伤寒,痢疾等。

3.日常接触传播:通过手、用具、环境传播,即可传播消化道疾病,如痢疾,也可传播呼吸道疾病,如白喉。

4.虫媒传播:见于以吸血节肢动物如蚊子,跳蚤,白岭,恙虫等为中间宿主的传染病,如疟疾,斑疹伤寒等。

5.血液、体液、血制品传播: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的预防方式很多,但是总结起来就是五个字:通、避、阻、洗、调

通: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每天开窗通风数次。

避: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阻: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同时佩戴好口罩,避免飞沫传播。

洗: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洗手。

调:根据天气变化,注意防寒保暖。提倡冷水洗脸,均衡、清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合理睡眠。

结语

今天的传染病与急救知识科普小课堂到这里就结束啦!我们将会在不久以后的传染病与急救知识科普活动上检查大家的学习成果哦!4月24日,红小十在玉兰路期待着你的到来~

课后习题

1.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目前按甲乙丙类管理的传染病是:()。

A

A.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B

B.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1种

C

C.甲类1种,乙类27种,丙类10种

D

D.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2、对成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双手应该()。

A

A.双手掌根重叠

B

B.双手指重叠

C

C.掌心紧贴胸壁

D

D.手指紧贴胸壁

3、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A

A.消化道传播

B

B.空气传播

C

C.接触污染传播

D

D.血液途径

4、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A

A.病原体必须从传染源排出

B

B.有病原体存在,并且传播容易实现

C

C.有易感人群存在,使大批发病

D

D.有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存在易感人群

5、诊断心跳骤停迅速可靠的指标是:()。

A

大动脉搏动消失

B

呼吸停止

C

瞳孔散大

D

血压测不到

6、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A

仰头举颏法

B

双手推举下颌法

C

托颏法

D

环状软骨压迫法

7、下列哪一组传染病属于乙类:()。

A

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B

黑热病、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

C

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

D

肺结核、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8、包扎四肢粗细不均的部位,适用:()。

A

人字形包扎法

B

螺旋反折包扎法

C

8字形包扎法

D

上述方法都可以

文字

朱慧珍

图片

网络

视频

网络

审核

沈卓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言传染病与急救知识科普活动火热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