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季传染病
之
防控要点
随着气温的不断攀升,炎热的天气也即将到来,但我们对于传染病的防控仍不能松懈,小编在近期做了关于甲型肝炎、手足口病等春夏季多发的传染性疾病专题科普,那么,除此之外在这个季节还有哪些多发的传染性疾病?防控原则又是什么?一起来了解一下~
春夏季传染病
细菌或病*性腹泻
防控要点
常见的细菌性腹泻主要有霍乱、菌痢、伤寒和副伤寒等。病*主要有肠道病*、轮状病*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高发。预防腹泻病的主要措施是“把好一张口”,防止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五要: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五不要: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患者污染)物品不要碰。患者排泄物污染的厕所、餐具、地面、地拖、门拉手、衣物,要使用漂白粉、漂白精、过氧乙酸、戊二醛等进行消*。专家提醒:出现腹泻症状,应及时就诊,切忌随意使用抗生素。夏秋季在霍乱疫区内或去过霍乱疫区,若出现腹泻症状,尤其是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应马上就诊,与霍乱感染者一起就餐或密切接触的人也应做相应检查,以确定是否感染。春夏季传染病
猩红热
防控要点
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以发烧、咽颊炎、典型的皮疹、杨梅舌为主要症状。防治措施:在流行季节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经常通风换气和湿式扫除是做好猩红热防控的关键。家长尽量避免带儿童去公共场所,托幼机构应加强晨、午检,发现患儿立即隔离治疗,患儿所污染的器具应煮沸和洗烫消*。春夏季传染病
流行性腮腺炎
防控要点
该病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学龄前儿童中广泛流行。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腮腺肿大,也可侵犯睾丸、卵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并发症。防治措施:为预防流腮,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含流腮成分的疫苗,如麻腮或麻腮风疫苗。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房间或教室常开窗通风,室内空气清新。感染流腮后要隔离约3周。被患者污染的饮食用具应煮沸消*。春夏季传染病
肾综合征出血热
防控要点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鼠类携带的汉坦病*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严重者可并发尿*症、肾功能衰竭、颅内出血、肺水肿、脑水肿等,可导致死亡。主要传染源和寄生宿主是小型啮齿类动物。我省的传染源主要是野栖的黑线姬鼠、大仓鼠和背纹仓鼠,家栖的褐家鼠、小家鼠等。本病男女老幼均可感染,尤以20-50岁青壮年发病居多。症状表现:主要是发烧、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特征,高烧可至40°C,持续3一7天。表现有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防治措施: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控应以科学防鼠灭鼠、预防接种和健康教育为主,一旦误食鼠类污染的食物或被鼠类咬伤或抓伤,要及时清理伤口并及时接种出血热疫苗。治疗强调“三早、一就、三把关”,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地处理,把好休克、少尿、出血关。春季、夏季正确防控传染性疾病应做到——
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饮食和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败变质、变味的食物,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生熟食品要分开,不吃苍蝇、蟑螂叮爬过的食物;
②做好粪便垃圾的管理。及时清除垃圾,疏通污水沟,消灭蚊蝇孳生地,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四害,防止蚊虫叮咬;
③生活及办公场所要勤通风。养成每日开窗通风2小时的好习惯;
④一旦患病要自觉隔离,避免出入公共场所。托幼机构应该加强晨检、午检,患者污染的器具应该煮沸和洗烫消*;
⑤及时接种疫苗。对于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疾病,一定要及时全程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
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