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8日是第十一个世界肝炎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确定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积极预防,
主动检测,
规范治疗,
全面遏制肝炎危害”。
丙型病*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HCV)感染引起的一种肝脏疾病,发病隐匿,一般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才能被发现,但其慢性化程度高,危害大,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俗称“沉默的杀手”。
为有效控制病*性肝炎传播,降低HCV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和肝癌病死率,在年5月的第69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在年前消除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病*性肝炎”的美好愿景,旨在使新发丙肝感染人数减少90%,丙肝导致死亡的人数减少65%,90%的丙肝患者得到诊断,80%符合治疗条件的慢性HCV感染者得到治疗。
据WHO估计,年全球有万例慢性HCV感染者,39.9万例患者死于HCV感染引起的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年,我国结合全国乙型病*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首次开展血清标本HC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59岁人群抗HCV阳性率为0.43%,在全球范围内属低流行地区,由此推算,我国一般人群中HCV感染者约万例,若加上高危人群和高发地区的HCV感染者,估计约万例。
虽然目前尚无有效的丙肝疫苗可供预防,然而,直接抗病*药物可使90%以上的丙肝患者得到治愈,随着丙肝诊断可及性和直接抗病*药物治疗便捷性不断提高,实现消除丙肝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不再是遥不可及了。
公众应主动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丙肝防治知识,提高对丙肝危害性的认知和防护意识,切断潜在的传播途径,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一起推动消除丙肝威胁行动目标早日实现。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以下动画短片认识丙肝:
供稿:福建省疾控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所
图片及视频均来源于网络
福建疾控传播健康知识,
展示疾控风采!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