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8日是第十一个“世界肝炎日”。肝炎是肝脏炎症的总称,通常由许多致病因素引起。按种类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病*性肝炎、一种是病*性肝炎。非病*性肝炎包括了:酒精肝、脂肪肝、药物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引起的传染病。肝炎病*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型。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一般预后良好;乙肝和丙肝病程复杂,迁延成慢性后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乙型和丙型肝炎最常见,合起来每年导致万例死亡和万新染病例。
病*性肝炎是中国传染病报告中病例数最多的乙类传染病。据估算,全国现有乙肝病*携带者约万人,约占全世界所有乙肝病*慢性携带者的三分之一;丙肝患者约有万人。
那么病*性肝炎是怎么传播的呢?哪些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呢?
病*性肝炎的传播途径甲肝和戊肝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乙肝和丙肝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与乙肝病*同时或在乙肝病*感染的基础上才能感染。
预防病*性肝炎,接种肝炎疫苗是目前的主要手段。目前正在使用的有甲肝疫苗、乙肝疫苗和戊肝疫苗。
●乙肝疫苗自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常规免疫程序,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需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3针,其中第1针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母婴阻断措施可有效预防乙肝母婴传播。
乙肝病*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在妊娠或分娩的过程中,有可能将乙肝病*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感染时年龄越小,转化为慢性病*性肝炎的风险越高,因此开展乙肝母婴阻断的意义重大。
乙肝病*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照乙肝疫苗免疫程序完成后续剂次接种。
除新生儿外,其他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及血液制品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经常接受输血及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职业易发生外伤者、乙肝病*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性行为者、有多个性伴者或注射吸*者等也应该接种乙肝疫苗。
●甲肝疫苗广东省于年9月起已将甲肝减*活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对18月龄儿童给予免费接种1剂次。
甲肝疫苗包括甲肝灭活疫苗和甲肝减*活疫苗两大类,均可使人体产生免疫记忆,以达到免疫的效果。目前我省甲肝灭活疫苗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可自愿自费进行接种。
对甲肝病*易感者、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集体生活人员等重点人群也应接种甲肝疫苗。
●戊肝疫苗戊肝疫苗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可自愿自费进行接种。戊肝疫苗需要按照0、1、6月接种三剂次,其他详细内容请查看具体疫苗说明书。
戊肝疫苗适用于16岁及以上易感人群。推荐用于戊肝病*感染的重点高风险人群,如畜牧养殖者、餐饮业人员、学生或部队官兵、育龄期妇女、疫区旅行者等。
防治肝炎,从我做起,积极主动接种肝炎疫苗,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病*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素材来源
国家卫健委、广州疾控i健康
整理编辑
深圳第一健康
1、电子烟更健康?错啦!电子烟危害不比香烟小!2、中暑最容易盯上这六类人,防暑攻略请“趁热”收好!3、跌倒了再站起来?有时,他们力不从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