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科普
服务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器官,如果要是出现了问题的话很容易就会导致自身的代谢出现问题,严重的肝病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只要是患者的肝部出现了问题的话都可以统一称之为肝病。常见的肝病有乙肝、丙肝、酒精肝、脂肪肝,严重的有肝癌。对于这样的病症来说,初期的话症状可能不是很明显,但是只要患者有一些症状感觉医院检查。
张大爷今年66岁,有乙肝肝硬化病史,15天前,他因为吐血、黑便急诊入院,经过检查,他出血的原因是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经过内镜下及相关治疗,终于转危为安。
张大爷困惑地说:“1年以前,大夫就让我做胃镜,我心想,我得的是肝病呀,胃口没事,不疼不痒,吃嘛嘛香,做啥胃镜呀,这回吐血了,才知道原来肝病病人还得注意查胃镜。”
以上张大爷的亲身经历也是很多肝病患者的困惑,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为什么肝硬化病人会出现“胃出血”的问题。
肝硬化病人最主要的并发症就是门脉高压。
因为肝脏“变硬”,会导致肝脏相关的血流“发生变化”,使肝脏里面非常重要的血管—门静脉的压力大大增高,这时就会出现侧支循环的形成,其中一条重要的通路就是胃、食管下静脉丛。
也就是说门静脉压力持续增高,会形成食管、胃底静脉的迂曲、扩张,血管壁变薄,当进食硬质食物、猛烈咳嗽、腹压增高时,就有可能引起食管胃底曲张的静脉破裂,引发出血,形成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出血量大的时候,可以表现为失血性休克。当门脉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有时即便没有以上诱发因素,也会出现自发的破裂出血。
一旦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因为压力高,出血量大,因此极易出现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病情非常凶险。
肝病患者为何更容易发生消化道出血?
呕血或(和)便血,是肝硬化常见的临床表现,约2/3肝硬化患者终生至少发生一次消化道出血。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为: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出血者首位,为60%~75%;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便血,出血量大,可伴有程度不同的失血性休克,病情凶险。
2、消化性溃疡出血:占15%~30%;临床主要表现为黑便和/或血便,很少有失血性休克。
3、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占10%~20%;出血量少,临床与消化性溃疡出血很难鉴别。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部位出血可同时合并其他部位出血,胃镜检查是唯一可靠的诊断方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由裘法祖院士提出,已成为我国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首选术式。美国肝病协会也一致认为,在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外科治疗是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
04:23
往期内容|回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