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全球有超过3.5亿人患有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每年全球有万人因为没有及时接受乙肝和丙肝检测和治疗而死于肝硬化或肝癌。它是仅次于结核病的第二大传染病杀手。然而肝炎可以预防和治疗,且丙型肝炎可以治愈,今天是世界肝炎日,一起来了解我国肝炎防治工作成绩,收下防治肝炎的健康“肝”货。
病*性肝炎知多少
病*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引起的传染病,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型。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一般预后良好;乙肝和丙肝病程复杂,迁延成慢性后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各型病*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急性期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疸;慢性感染者可症状轻微甚至无任何临床症状。
甲肝和戊肝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乙肝和丙肝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例如,输入被病*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的注射器和针头(如注射*品等)、侵入性医疗或美容器具(如文身、穿耳孔等),共用剃须刀和牙刷;与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携带病*的孕产妇可将病*传染给新生儿。
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与乙肝病*同时或在乙肝病*感染的基础上才能感染。
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我国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需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3针,其中第1针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乙肝和丙肝病*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共用办公用品、住同一宿舍、在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感染乙肝或丙肝病*。
我国肝炎防治工作成绩斐然
病*性肝炎的流行是全球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我国法定报告最多的乙类传染病。*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肝炎防治工作,在《“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年)》等重要文件中都明确提出了相关防治要求。去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9个部委联合印发了《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工作方案》,全面实施各项防治措施,遏制病*性肝炎传播,减轻因病*性肝炎导致的疾病负担。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5岁以下人群乙肝病*表面抗原阳性率已降至0.32%,卓有成效地控制了病*性肝炎的流行趋势。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中国乙肝防治工作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典范。
积极推动消除肝炎危害行动
与此同时,我国病*性肝炎疾病负担依然沉重,防治工作面临诸多挑战。据专家介绍,估计我国有万人感染乙肝病*(其中乙肝患者万人),万人感染丙肝病*,但实际诊断、治疗率较低。感染乙肝、丙肝病*的人群不断发生肝硬化、肝癌,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年,全球有83万人死于肝癌,其中中国为39.1万,占47%。如不采取有力的干预措施,这种状况还将持续数十年。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药创新产品不断用于肝炎及所致疾病的诊断、治疗,病*性肝炎防治进入新阶段。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等专家介绍,抗乙型肝炎的药物虽然尚不能完全治愈乙肝,但坚持规范抗病*治疗能有效延缓和阻断病程进展,部分患者可实现功能性治愈。丙肝患者口服直接抗病*药物12周,治愈率可达95%以上。
一图了解日常肝炎防治
综编:世界卫生组织网站、
光明网、新华网、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网站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