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今天在上海开幕。在为期三天的会期内,包括61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近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等全球顶尖科学奖项得主参与论坛。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是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发起、上海市人民*府主办的年度国际科学家论坛。首届论坛年在上海举办,今年已经是第三届了。
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是今年参会的科学家人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较大幅度增加。分布在四大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位世界顶尖科学家、余位优秀青年科学家,将在三天的会期云上相聚。论坛期间将有余场科学家独立演讲、70余场主题峰会,大部分活动将通过网络向公众直播。
钟南山:科学事业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诺奖得主
在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主题会议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做了视频致辞。他表示,新冠病*的防治局面会越来越好,世界会越来越光明。
钟南山院士演讲片段↓
01:07钟南山说,一场论坛能够聚集这么多顶尖科学家是很难得的。面对新冠疫情肆虐的大环境,聚集科学界客观理性的声音,寻找科学应对之道非常重要。今年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科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为拯救生命付出了巨大努力,很多人甚至为此奉献出了生命。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包括今天在会场和网上出席论坛的诸位科学家,都为疫情做了大量研究,提供了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钟南山说,看到各国同行们持续奋力推进病*检测、疫苗研发等工作,这是告慰牺牲者的最好方式。
钟南山说,在新冠和其他各种未来可能暴发的疫情面前,人类更需要摒弃分歧共同面对。这不是一般的漂亮话,而是需要长久坚持的、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是必须要建立的一个牢固信条。
“任何国家的科学事业,特别是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最终目的都不是培养诺奖得主,获奖只是温度计。”钟南山说,现在全世界数不清的年轻人以与会专家作为偶像,但我们并不能满足于此。科学家成为偶像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消除青年人对偶像的盲从,而是通过偶像学会对问题的看法,更多地问问为什么。
“让更多奖项得主更好地成为人类的服务者,让科学服务于大众!”钟南山说。
汇聚全球抗疫智慧
新晋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病*学家哈维·阿尔特通过线上方式参与了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他在接受采访时赞扬了中国对新冠疫情的快速反应。他同时表示,预计要等到明年,新冠疫苗才能大规模面向公众使用。
阿尔特赞扬了中国的防疫反应速度,以及对新冠疫情的高度重视。在新冠疫苗尚未研发成功的时候,正确佩戴口罩可以起到近似疫苗的防护效果。这点在中国执行得很好,但是美国人即使到了现在也用得不够。
阿尔特表示,在疫苗缺失的情况下,完全杜绝丙肝病*的传播和生存,并不是天方夜谭。但是这需要在全世界范围进行极大规模的检测,识别所有的病*携带者,并且大幅度地降低药价。这样才能有效识别感染的人,并且让他们快速就诊。在谈到新冠病*时,阿尔特教授表示,人类被攻击得措手不及。
身在美国的阿尔特教授通过线上连线的方式参与论坛
面对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论坛特设世界顶尖科学家病*峰会,邀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哈维阿尔特、哈拉尔德楚尔豪森等病*学专家,共话人类对抗病*的持久战役。
“最强大脑”在上海有了家!
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启幕
在开幕式上,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举行了云启幕仪式。社区位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国际协同创新区内,将与新片区战略同频共振,充分依托上海优势,集聚全球顶尖国际组织总部等,形成具有强大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核心区。
社区规划东至南港大道,西至海港大道,南至海基一路、北至环湖南三路,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衔接临港科技城及总部湾。
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将面向国家重特大需求,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量子科学等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将“最先一公里”优势转化为“最后一公里”的发展动能,医院、学校等配套建设融合起来,打造最符合创新规律的空间载体。
与大师对话,你也可以参加
本届论坛上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几十场演讲和主题峰会。由全体参会科学家共同参与的“莫比乌斯论坛”,虽然今年无法使大家坐在同一个空间,但这一论坛将在云上延续,打造42小时的“科学马拉松”。
本届论坛还设置了15场青年科学家论坛、5场博士(后)论坛、1场小院士论坛及1场青少年论坛,每场论坛均有两位以上顶尖科学家参加,使科学“后浪”能与顶尖科学家直接交流。
本届论坛官方网站(wlf.wlaforum.